行业资讯-品牌内衣网

科研成果关键鞋 助力宝宝迈出探索世界步

资讯 > 童装

2017-06-20 11:29:21

从日夜被你抱在怀里到次踉跄着学习迈步,从听不懂的咿咿呀呀到次喊出“爸爸妈妈”,从事事由你亲力亲为到次给你端洗脚水,宝宝的所有次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你的关注和保护。不要剥夺孩子爬行的福利!

儿童运动一般发育规律是“3抬4抓6翻身,7坐8爬10能立,1岁能走2岁跳,3岁能跑能穿衣”,一般而言,宝宝8~10个月是爬行黄金时期,宝宝会用爬行这种方式来探索这个对他来说陌生的世界,但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在爬,会立即将宝宝抱起来哄,或者牵着宝宝让他站起来,殊不知,宝宝错过了爬行福利,日后几万元的早教课也换不来!

孩子爬行少,易患感觉综合失调症,感觉失调综合症指外部感觉刺激不能在孩子的中枢神经进行有效组合,孩子无法协调动作进行,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病症。患有该病的孩子可能一下表现:

①身体动作不协调,手脚笨拙;

②阅读困难,经常跳行;

③书写时笔画与部首经常颠倒,画线不直,总是偏向或斜向下;

④做事磨蹭拖拉,本来很快完成的作业非要拖到半夜;

⑤胆小怕事,害羞,社交能力差,容易受挫折,缺乏自信;

⑥偏食,饮食习惯不好,爱哭闹。

爬行有利于婴幼儿视力发育,婴儿出生后视力发育尚不健全。过早的学习走路,婴儿因看不清眼前较远的景物,便会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来看清景物,对于婴儿娇嫩的眼睛造成较大负担,多次反复会损伤视力,而爬行可使婴儿看清自己想看清的东西,有利于婴儿视力健康地发育。

爬行有利于预防儿童扁平足,婴儿爬行期缺少爬行,足部肌肉和筋腱失去了充分的发育空间。足弓无法得到锻炼,不能获得有效支撑,儿童平足会造成下肢及躯干部人体力线的改变,对儿童发育及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且扁平足还会造成一系列的相关疾病产生,如:拇外翻、跖痛症、肌腱炎、足底筋膜炎、骨性膝关节炎等。

爬行益处多多,可促进宝宝身心发育,爬行能够提高婴儿的新陈代谢水平,有助于身体生长发育。爬行能量消耗较大,由于高消耗,宝宝吃得多,睡得香,自然长得快,鼓励宝宝尽早爬行,多爬行,有助于宝宝大脑发育,有利于启迪与开拓孩子的智力潜能,加脑对手、足、眼的神经运作调控能力。

会爬、早爬,多爬的宝宝动作灵敏,协调能力好,懂事快,爬行期宝宝也需要穿鞋,但要穿好鞋!爬行期宝宝足部多为软骨,发育尚未完成易受损伤!婴幼儿足部70%是软骨,骨骼尚未形成,但是同样分布着与身体脏器相关的血管和神经,骨组织弹性大,容易变形,再加上脚的表皮角质化层薄,很容易受到损伤而感染,学步期的儿童脚掌脂肪层厚,脚掌的足弓尚未发育完全,基本无法完全吸震。

宝宝爬行期,一双好鞋至关重要!爬行期宝宝适合赤足,光脚行走有利于足部汗液蒸发以及肢体的末梢循环,促进脚部以及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还能增强踝关节的灵活性,避免摔倒,赤足学步有利于肌肉和韧带发育,提升足骨强度,让孩子具有良好的本体感(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感知能力),还有助于良好姿态的养成。

虽然赤足作用众多,但我们生活的城市环境对稚嫩的宝宝来说“危机重重”,地面、温度、天气等多种情况使儿童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持赤足,因此,一双合适的童鞋对宝宝安全顺利地度过从爬到走的时期至关重要!

科研成果关键鞋,助力宝宝迈出步!童鞋,作为链接足部与地面环境的介质,同时又是孩子学步的帮助性和防护性载体,助力宝宝安全完成爬—立—行的过渡,才是关键的关键!

欧洲瓦林希亚生物力学研究院和基诺浦童鞋研究所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针对6-18个月左右学步期宝宝的足部特征和步行姿态,研发了“关键鞋”,获得了生物力学、人体工学的各项科研鉴定,关键鞋在不同阶段的设计要点。

关键鞋针对爬行期儿童的功能特点

1.鞋体轻盈:爬行、站立、行走不疲惫;

2.轻而薄的鞋底:减轻鞋重,同时让足部具有良好的赤足本体感;

3.推力鞋头:半圆包裹鞋头,上有弯弧凹线,为儿童爬行或从爬到立提供推力;

4.防滑后翘:后跟处微微翘起,具有防滑功能,有利于儿童行走平衡;

5.穿脱便捷拉环:鞋舌和后跟都有拉环,有助于儿童穿上,穿牢鞋子;

6.健康材质鞋垫:鞋垫采用大豆纤维材质,吸湿,减震透气,有裸足舒适感。

爬行期(5—9个月)

鞋底及帮面要软,让脚在鞋内有自由发育、运动的空间;鞋帮及鞋底不能过厚,让足内侧有一定程度的地面触感,这样可以刺激足部及下肢的本体感,促进儿童整体运动协调性和足部肌肉韧带的发育。

站立期(9-12个月)

该阶段是儿童足部乃至整个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如果足部发育不完善,会对儿童一生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针对该阶段童鞋的设计一定要考虑空间形态对足部发育的影响;鞋子的母体——鞋楦,一定要符合该阶段儿童脚型规律,尤其是要符合亚洲人的脚型规律。

独立行走期(12-15个月)

该阶段鞋子要结合儿童初期走路的步态特点进行设计,一方面要能够纠正儿童的不良步态,另一方面,对先天性的不良步态要具有一定的矫正作用,从而使儿童身体结构健康合体地发育。该阶段鞋子的设计要求鞋底具备稳定足部运动三个滚动相的功能,鞋底各部位硬度有一定的区分,不能高于和低于合理范围,鞋底厚度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该阶段所有设计均应建立在科学的实验数据之上,重点关注的内容是:扁平足、膝反张、X、O型腿、足跟疼等代偿性疾病的原发因素——“鞋子”的功能设计。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