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品牌内衣网

好不容易哄睡着了 娃却一放就醒 睡眠顾问推荐的9步法

资讯 >

2017-06-20 13:29:07

“放不下怎么办?”“好不容易哄睡着了可是一放就醒”,是妈妈们在后台咨询多的一个问题,也是我听到提及率的睡眠话题之一。

其实,解决一次的放下就醒并不难。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一位我很喜欢的婴幼儿发展专家王荣辉老师,她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几千个睡眠咨询案例的研究数据,提出了睡眠“九步法”。

这神奇的九步法是什么呢?只靠这九步法就能一劳永逸了吗?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吧!一放就醒?试试这个九步法!

睡眠对于婴幼儿的发育极其重要,宝宝的睡眠会受到自身感官发育多方面的影响,睡眠不好又会反过来影响孩子的发育。来咨询的妈妈中,有一岁多的宝宝一放就醒,需要妈妈一晚抱着。妈妈很累,宝宝睡眠也很糟糕。

宝宝一放就醒的两大对策中的神奇的九步法

1、放宝宝到床上时候,先放脚;

2、宝宝的小屁股着床;

3、宝宝的背部着床;

4、宝宝的头部着床;这个时候,妈妈的手先不要急着抽出来。

5、妈妈用腾出来的那只手固定住宝宝身体的一侧和头部;

6、仔细观察宝宝,抽出一只手;

当宝宝呼吸保持平稳均匀时,妈妈就可以轻轻的抽出放在宝宝脖子下面的手。

7、轻抚宝宝的手臂或身体;

妈妈用抽出的那只手,轻抚宝宝的手臂或身体。观察宝宝,如果宝宝的呼吸仍保持平稳,恭喜你,可以在心里大喊“耶!成功了一半了”。

对,千万别以为这就大功告成了:当你把宝宝放下后千万别马上离去,要不然就前功尽弃了,哭的可能就不止宝宝了,还有你啊!

8、轻轻地做好离开的准备;

妈妈轻轻的抽离自己的身体,不能快速离去。

9、妈妈正式离开宝宝。

妈妈的上半身先远离宝宝,然后逐渐全部离开入睡了的宝宝,听到这里,你也许要感叹“天哪,做妈妈也太不容易了吧!”但事实上就是这样,不容易啊~~~

这个“9步法”是根据几千个睡眠案例咨询经验,王荣辉老师在2014年提出的。粗略统计,九步法目前为止大约帮助了近百万名的父母。令人高兴的是,随着科技进步,分享变的越来越容易:仅仅一晚的时间,就有约25万多位父母了解到这解决一放就醒的9步方法。

很多还在孕期的妈妈可能都听人讲过“带宝宝没有什么难的,只要让宝宝吃好睡好就行了。”可是,如果宝宝的睡眠能力没有发展起来,让宝宝睡好就会变的艰难。像上面分享的九步法,就只能治标,解一时之痛。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宝宝一放就醒的问题,必须得知道导致宝宝落地醒的原因。为什么同样月龄的宝宝别人家的哪里都能睡,而你家的为何一放就醒?

1、宝宝的内耳前庭发育滞后原因分析

当你把宝宝放到床上时,由于体位的改变,会让宝宝感觉自己的身体失去平衡——就像我们成人有时梦见自己掉到坑里的感觉一样――宝宝的平衡系统立刻拉响警报,使宝宝立马惊醒来维持自己的身体平衡。

改善建议:科学严谨的内耳前庭活动会减缓宝宝在放下时的坠落感,这是解决落地醒的根本。使用上述的九步法,就可以改善由于内耳前庭原因导致的一放就醒。

  2、原始反射还没有消退/抑制

原因分析:你可能不小心刺激到宝宝的原始反射,导致一放就醒。如果你是一手托着宝宝的头颈一手托着腰臀位置把宝宝放到床上,那么,宝宝的脊柱很容易受到你的手的刺激,激发宝宝的原始反射,导致宝宝醒来扭动身体或大哭。

改善建议:无论是在文章里,还是在课堂上,我一直在推荐婴儿应该在床上入睡,这样就避免了放下时刺激他们的原始反射进而干扰睡眠。

3、身体紧张,换个睡姿就醒了

原因分析:宝宝的身体紧张。刚出生的宝宝总是蜷缩起他们的小胳膊小腿,睡着时身体好像总不能平稳的躺在床上,这些都是宝宝身体紧张的表现。睡在妈妈的怀抱里,跟睡在小床上,宝宝的睡姿发生调整,身体紧张的宝宝就会惊醒过来。

改善建议:运动对宝宝的睡眠质量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从出生开始,每天给宝宝进行充足的按摩、做肢体操和各类运动,帮助宝宝放松身体、控制身体的能力,便于他们保持身体的平衡和调整睡觉时的姿势。

婴儿自我安抚能力是其自行入睡的重要基础。特别提醒父母不要过度哄睡、过度接觉,以免阻碍婴儿自我安抚能力的发展。

宝宝的自我安抚方式可丰富了!有的听着睡前音乐就能睡着;有的吃着自己的手指也能睡着;有的抱着妈妈的手臂或是趴在妈妈柔软的肚皮上能睡着;有的宝宝会自己哼着歌哄睡自己;还有的抱着自己喜欢的安抚巾或玩具就能睡着;还有的只要妈妈给宝宝做抚触,一两分钟就能把宝宝哄睡了~~太有趣了是不是!你家的宝宝是怎么安抚自己呢?睡眠能力是个大话题,聊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给大家的分享就先到这里啦~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