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淘气的方式总是花样百出,对各种事物都充满着好奇感,什么都想去试一试,玩一玩,根本没有意识到安不安全!毕竟每个大人都是从小孩子变成的,在自己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也会到处惹祸作死,玩火把眉毛烧了,玩刀把自己割伤了,好奇插座的小孔,把手插进去试试,被电了……现在想想也是可怕,幸好也长大了,但是熊孩子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不同的时代,相同的熊孩子!
新闻上关于熊孩子出没的新闻也是连接不断,刚好近又碰上暑假期间,熊孩子更加放肆了。近就有个4岁的熊孩子在家里模仿动画片里的“葫芦娃”“红孩儿”喷火,把家具那些都烧得一片精光,幸好及时被发现才扑灭了大火,孩子也才安然无恙。该熊孩子的家长说,以前小孩子也在家里用打火机玩过“喷火”,虽然有批评过,但是没有及时给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监控,才造成了现在的大祸。
虽然说每个孩子都是身经百战才能长大成人的,但是并不是每个都能那么幸运啊,所以贝儿认为: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呵护和指导,并注重儿童的安全教育问题。
据调查显示:在3-12岁儿童中,大多数孩子的安全意识都是很薄弱的,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也缺少应有的防范知识,不懂得躲避风险。那么面对儿童安全教育问题,家长该怎么应对呢?
一、家长要做好示范
模仿是孩子的本能,而父母则是孩子的老师,父母在教给孩子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知识以外,还要注意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孩子在学习的同时也在模仿,如果是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被孩子模仿了,那就很难改了。
比如在湿手的时候不要碰电源,不要拿着刀随便挥动,当着孩子面也不要碰煤气罐等,家长要做出正确的安全示范,对孩子不正确的模仿要及时指出,这才是做好安全教育的步。
二、在日常生活中反复说明
对于一些安全常识,并不需要刻意去强调,只要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地给予孩子一些启发,这样效果会更好。从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意识地去给孩子讲解一些安全知识,在孩子看动画时,可以指出里面哪些行为是不好的;在孩子吃饭时,可以提醒他不要将筷子放在嘴里玩;在大人使用菜刀,剪刀,针等物件的时候,可以告诉小孩子那是危险的东西,不是玩具,不能随便拿来玩,不然会受伤流血等等。
当然,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对危险的定义还不是很明确,对危害的认识度也不够,一两次的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家长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反复提醒。
三、在游戏中体验启发
通过游戏情景体验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带入,比如家长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将危害性告诉孩子,当孩子在搭积木过高的时候,可以试着问问孩子,搭得这么高会不会有危险,要是倒塌了会不会伤到人?然后再根据这个去启发孩子的想象,像那些放得过高的杂物,或者在阳台上的盆栽,都要去避开。
也可以在家里和孩子扮演过马路的场景,让孩子了解如何安全地过马路,也可以角色扮演,让他扮演交警,指出家长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在游戏中让孩子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明白游戏中的规则,从一个行为养成一个习惯,这才是儿童安全教育的终目的!
在这个暑假,熊孩子在家里没有老师的照顾,没有同伴的陪同,甚至家长忙于上班没顾得上看管,所以安全教育问题就显得很重要了,家长要经常给孩子普及一些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