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假期已经来临了,很多家长给孩子准备了各种活动:游学、补习、走亲访友,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计划就是阅读,要想让孩子往阅读富翁的方向发展,假期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时间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无论是语文不好,还是数学不好,都是智育发展的不好,读书就是开发学生智育的过程,因此补课不如补阅读。
家庭是发展孩子语言能力重要的场所,有过这样的一个调查结果: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在进入小学一年级时,已经有1000—1700个小时一对一故事朗读的经验,而低收入家庭平均只有25个小时故事听读的经验。所以说,孩子的阅读基础,可能在学龄前已经定下了,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习惯,还得用一些小小的“手段”,让孩子真正地爱上阅读这件事。
让书变得随手可得
有的人家里非常整洁,没有一点儿混乱的地方,但是建议各位爱干净的妈妈,书可以乱丢一些,可以不拘泥于放置的地点,让孩子伸手就拿到,这样就可以让他眼里是书,手边有书,爸爸拿起的是书,妈妈慵懒地也在看书,这样孩子对书就不会有距离感,自然亲近起来。
建立家庭共读时间,建立家庭仪式感
对于那些孩子不会主动阅读的家庭来说,建立家庭共读的时间是很好的方法。
不能做到每天的话至少一周有三到四天的时间,在那个时间段,家里的电子产品如电 视、电脑、手机应该是关闭状态,每个人手捧一本书,静心阅读,或者互相朗读和倾听都可以,只要身心投入在书本上就好,这种仪式感可以让孩子更加重视阅读, 认真对待阅读。
《小王子》中有一次小王子问狐狸,“仪式是什么?”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仪式感对于生活的意义就在于,用庄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生活里看似随意、无趣的事情,就像一位智者说的,你千万别想在麦当劳旁边的十字路口找到上帝。
别急着制止,当孩子着迷于幻想
好奇是孩子的一大天性。
因此,着迷于带幻想的故事,如童话、科幻小说等题材的书籍时,别急着制止他们。这个时候是训练孩子阅读速度的时机。
给孩子提供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材料阅读的形式也是不一的:
1、拓展型:有些书籍是为了开拓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视野而选择的,博览群书指的就是这类书籍,这类书籍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可以共学和交流。
2、提高型:有些书籍对自己的写作,对自己的思路都有指导和点拨作用,看这些书是为了从中汲取营养,是可以学以致用的,这类的书籍要做摘抄和学习笔记,让自己的学习能深入和提高。
3、主题型:有的书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属于主题型,比如对某位作家感兴趣,只要他的作品都想看,或者对穿越剧感兴趣,只要穿越就必看,这类书籍可以 做些对比和分析。
不动笔墨,不读书
无论哪种阅读材料,边读边思考都是不容忽视的形式,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除了做些摘抄外还可以简单地在书中做些批注和勾画,现在孩子们看的书大多数都 是看完了之后很干净,保护得很好,看似是爱书,其实是低效的阅读方法,家长要允许孩子把书画成自己的心灵地图,而不要限制孩子的思维发展。
同时,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读完绘本或者是图画书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展开相关的主题创作或者是戏剧表演都是帮助小朋友们记忆与理解故事内容很有效的手段。
啦啦啦,今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已经来临,作为一个期待的小盆友已经早就准备好了,无论是和小伙伴们约上一个局,还是和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