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17-08-30 16:51:02在学堂妹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宝妈,一看到宝宝身上有任何的“脏东西”就会立马洗干净,熟不知,有时候就是会因为“过于要求的“清洁”反而会给宝宝带来伤害...那么到底有哪些部位,是可以不用清洁的呢?
01、卤门
家长轻轻的抚摸宝宝的脑袋会发现,在头顶有两处塌陷并且软软的。这是宝宝颅骨链接位置的骨头缺失部位,学名囟门。囟门分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前囟门位于前顶,呈菱形,约在出生后12~18个月时闭合,后囟门位于枕上,呈三角形,约在出生后2~4个月时闭合。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是指前囟门。
虽然此时的囟门没有完全闭合,缺乏头骨的保护。但是下面还有一层硬膜来保护大脑,家长不必太紧张。
宝宝的身体非常娇嫩,尤其是头骨的结构。因此家长在给宝宝洗头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动作轻柔,不能用力,更不能用指甲抓挠。
02、乳痂
很多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头上都会有一层厚厚的、鳞片状、带硬壳淡黄色或黑褐色的油腻斑块。这可愁坏了强迫症的爸妈,看着不仅心痒、手更痒啊!迫不及待想抠掉,还我干净宝宝~
但学堂妹此时不得不拦住你了,这个真心不能抠啊!这些乳痂俗称“摇篮帽”,一般在宝宝囟门的位置比较明显。
所以一般建议,新生儿2-3天就要洗一次头,避免太多油脂积累。这些乳痂虽然看着难受,但对宝宝没有什么不良影响。通常乳痂会自然脱落,家长一定不能强行揭掉,更不能用指甲抠。
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摇篮帽”,家长可以在宝宝头皮上抹点冷榨的植物油或霜剂(凡士林、郁美净),轻轻按摩约15分钟,使之软化吸收。
然后用非常柔软的宝宝牙刷(弄柔软后),轻轻地去除剥落的头皮乳痂。平时用温和的洗发水洗去多余的油脂。
03、鼻屎
有些宝宝因为环境变化而出现流鼻涕,有鼻屎的现象。有些时候会随着呼吸、运动等鼻屎自己掉出来,但有时候宝宝会因为鼻塞而出现呼吸、吃奶困难,或者睡觉时因为呼吸不畅而出现鼻鸣。
这时家长真想用手给宝宝抠一抠,但是看着宝宝那么娇嫩的小鼻子又不知道该不该下手。劝你,宝宝鼻塞,还真不能用手抠。
宝宝鼻孔内鼻粘膜比较柔嫩,家长一个不小心就会使鼻粘膜受损,出现出血的情况。当发现宝宝因鼻屎而出现呼吸不畅时,可以用生理盐水滴鼻液(千万不要自行购买任何药用成分的滴液)来帮助清理鼻腔。
哺乳前或者睡前,可以往宝宝鼻子里各滴两滴生理盐水滴鼻液,然后立即用吸鼻器吸出。鼻塞可能会让婴儿宝宝睡不好,暂时抱起来安抚可能会让宝宝更舒服一点。
04、耳屎
我们成年人有时候因为洗澡或戴耳机时间长,出现耳朵不舒服里面有响声的情况,那宝宝的耳朵会不会也有很多耳屎呢?要不要给宝宝掏一掏呢?
不用再疑问了,宝宝的耳朵根本不用掏!掏耳朵不仅没有用,甚至会伤害到耳朵和听力。耳道自身是具有清洁能力的,其中大部分的耳屎都能够自行排出。
不仅如此,反复的给宝宝掏耳朵还会破坏皮肤的自然屏障,引起耳道湿疹。如果宝宝出现耳痛、听力下降的情况,家长可以带宝宝去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05、脐带
宝宝出生后,脐带残根一般在10~20多天左右脱落。这时,虽然脐带看着丑丑的脏脏的,但是家长一定不能急急忙忙的触碰,而是保持脐带区域清洁干燥。
用尿不湿的家长要注意不要超过脐部水平位置,以免摩擦导致结痂愈合不良(或污染的尿不湿浸没脐带残端)而感染。
洗澡的时候也尽量绕过肚脐,洗澡后未防止不小心有水溅到脐带上,应及时用棉签轻擦脐带,避免细菌感染。
如果脐部出现黄色有臭味的分泌物;脐带部位一碰就哭,或者是超过3周还没脱落,或是脱落后长了肉芽,则需要带宝宝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