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究竟要睡多少时间?有研究表明,孩子的身高70%取决于父母基因,30%取决于后天在这30%的外在因素中,睡眠对身高的影响排名,超出运动和饮食,因为在睡眠中会分泌出生长激素。因此,健康的睡眠习惯,对宝宝的成长发育尤其关键。
宝妈们应该了解,孩子睡眠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通常情况下,宝宝睡着后,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旺盛,这说明充足的睡眠对长高非常有利;另外,宝宝熟睡后,脑部血液流量明显增加,这可以促进脑蛋白质的合成及婴儿智力的发育;而且,宝宝如若睡得好,醒来时精神也会很好,白天就能接受更多的信息;反之,如果宝宝睡不好,不仅容易烦躁,也会影响到正常的进食。所以宝妈们一定要让宝宝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让宝宝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
不同月龄的宝宝,每天的睡眠时长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来说,新生儿大多数时间是在睡觉,每天睡眠时间需要14-20 小时,每个睡眠周期约45分钟,每2-4小时醒来要吃奶,觉醒数分钟到1小时,昼夜节律尚未建立。
1-3个月的婴儿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15小时左右。2个月时有44%的婴儿夜间能持续睡5-6个小时。白天觉醒时间延长。 6个月的婴儿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14小时左右,这时期大多数婴儿夜间能睡长觉,持续睡6小时。宝宝到1岁时每天平均睡13-14小时,夜间能一夜睡到天亮,白天觉醒时间长,有固定的2-3次小睡时间。
宝妈们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婴儿睡眠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宝宝睡眠时间较长,有的较短。如果你的宝宝不能睡这么多时间,但在他醒时精神很好,不用担心他睡眠不足,因为婴儿没有“学习或工作任务”,他困了自然会睡。
一般来说,宝宝的睡眠可分为深睡期和浅睡期,这两个阶段约30-45分钟就会更换一次,妈妈需要为宝宝建立基本的日常规律,让宝宝可以拥有健康的睡眠。
有些家长对宝宝观察特别仔细,在宝宝的浅睡期间:宝宝有一点动静就会担心怕宝宝是不是饿了、渴了?或尿湿了需要换尿布?其实呢,给宝宝过多的护理或关照,这样反而会打扰宝宝正常的睡眠。宝宝在婴儿时期浅睡时间较多。浅睡时对于成人来说是指在做梦的时候。宝宝当然不会说是否在做梦,但表现为面部有很多表情,如微笑、皱眉、撅嘴或做怪相,有时四肢伸展一下,发出哼哼声,呼吸快慢不匀等。
浅睡对宝宝大脑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浅睡时能增加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帮助宝宝在大脑里把学到的新知识保留起来。当宝宝做梦的时候,梦的活动能促进神经发育。浅睡时做梦可以提高视觉、听觉等内源性刺激,补充外源性刺激的不足。外源性刺激是宝宝白天看到的、听到的东西会在大脑里储存着;内源性刺激是当进入浅睡阶段,宝宝就会在脑子里对这些知识进行滚动“复习”,巩固记忆,从而建立和发展脑细胞新的功能联系。因此,希望家长不要误认浅睡为睡眠不安或有什么不适,过分照顾反而会打扰宝宝的美梦。以下我跟大家分享一些健康睡眠原则,帮助你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眠环境应较安静和较暗
宝宝睡觉的房间应一片漆黑,研究表明宝宝大脑对黑暗做出的反射有助于他们入睡。所以如果可以的话,白天也固定在她自己的房间睡,拉上窗帘把房间弄暗,避免房间内灯光过亮。
起床和入睡时间应严格规定,加强生理节奏周期的培养
宝宝上床时间越晚,夜里醒的次数越多;睡眠质量不好,白天脾气也不好,白天的小睡(午睡)也就不好,这样就会恶性循环下去。晚上睡得早,在宝宝犯困了就放床上,宝宝容易睡的好,睡得好就睡得久了。
所以宝宝一定要早上床,一般宝宝7点左右就可以去睡了。但是有些宝宝6点半就开始要睡了,要根据宝宝自身的情况进行略作调整,大致符合睡眠规律就好。
睡前准备:洗澡——喂奶——上床——关灯——睡觉(催眠曲)
每次睡觉前,尽量执行相同的动作或程序(比如晚上洗澡——喂奶——上床——关灯——睡觉,比如睡前固定唱同一首歌催眠),让宝宝慢慢形成固定的反应模式,这样子呢宝宝就知道要睡觉了。
入睡时应避免饥饿,上床或夜间不宜过多饮水,以免因排尿扰乱睡眠
出生头几个月的宝宝经常会出现翻来覆去又一直吸吮的动作,有时候它只是需要吸吮,有时候它是真的饿了想再多吃一点。所以妈妈要多一些观察。如若宝宝有睡前喝奶的习惯,则宝妈可以睡前给宝宝日常等量的奶喝;如若宝宝当晚饮食比较多,则可以酌量减少。
宝宝4个月前,每天奶的需求是:每斤体重需要70毫升奶,然后把总量分成5顿就可以了,当然胃口大的宝宝可以适当增加一些。Ex:10斤重的宝宝的所需奶量大概是700ml。很多宝宝凌晨都还要喂奶,但是其实7周以后宝宝就可以自己省略凌晨3、4点的那顿了。6个月前的宝宝每天的吸收量,要在早上7点到晚上11点前完成,这样宝宝凌晨就不会饿醒了。
养成自己入睡习惯,避免养成睡前抱、拍、晃或含奶头睡的不良习惯
哄宝宝睡觉各人有各人的方法。有的一边拍孩子一边嘴里哼歌曲,有的抱着孩子边抖动边来回走,有的将孩子放在摇篮里使劲摇。这些不良的习惯养成后,孩子非要用这些方法才能入睡,一旦停止了拍、抱、摇后,他睡不多久后就会醒来,总是担心母亲离开他。如不依他,孩子便哭闹,拒绝睡觉。长此以往,孩子会养成娇气、胆小、任性的脾气,影响心理的正常发育。
有的孩子从小习惯了母亲乳头或橡皮奶头睡觉,断奶后没有奶头衔着睡就以自己的手指来代替。有的是因为母乳不足,从小用奶瓶吃奶,而奶头孔开得太大,使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就将奶吃完,以致没有满足他吮吸动作的需要而吮手指。
实际上这是家长使宝宝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家长需要耐心坚持2-3天培养宝宝自己入睡的习惯。从白天开始,将快要入睡的宝宝放在小床上,如果他哭闹,可以在床边用语言和表情给予安慰,让宝宝哭一会儿再抱起来安慰,如果放下又哭,第二次让他哭的时间长一些再抱起,以后逐渐延长时间再应答。直到宝宝觉得再哭爸爸妈妈也不会抱我了,他就学会自己入睡了。戒掉含奶头睡的习惯也同样。一旦养成自己入睡的习惯,夜间就会睡得很好。
睡前1-2小时避免玩得太兴奋
宝宝睡前至少半小时内,不要和他玩得很兴奋,也不要给玩具,也不要和他说话。睡前那顿奶,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并且只开一盏夜灯。
白天小睡应适当,避免白天长时间或频繁的小睡
小婴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即使是白天,他的睡眠循环一般也就是90分钟——2个小时。也就是说, 6个月前的宝宝们,白天多只能保持清醒状态2个小时,2小时以后就会变的太困了;通常在那个节点哄他入睡很容易,超过则会疲倦过度。 白天的小睡很重要: 宝宝白天睡的好,晚上才会睡的更好,所以白天的小睡一定不能忽略了,8周以后的宝宝一般上午要有一个小睡,中午要有一个小睡,傍晚还要有个小睡,到大点了傍晚那个小睡就可以省略了,这个宝宝是会自己调整的。不过注意的是,尽量在傍晚5点后就不要睡了,因为这样宝宝才能早上床睡觉。
仔细观察宝宝犯困的信号
如果宝宝开始揉眼睛、抓头发,或者忽然安静下来发呆了,那就说明宝宝困了,要马上让他去睡觉。如果太迟了宝宝就疲倦过头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宝宝很难入睡,因为宝宝身体自己开始帮助宝宝抵抗困意。 有些宝宝不会出现犯困的信号,使得父母一直以为宝宝不困,还玩的很欢;还有些宝宝在太困的情况下反而变得超活跃,使得父母以为宝宝精神还是很饱满,这样的宝宝就要父母时刻关注时间了。
每一个阶段的婴幼儿,都有可能发生夜里睡不安稳的情况,只是宝宝在六个月大前,因睡眠周期尚未建立,所以夜里睡不安稳的原因,生理自然情况居多;若是过了六个月大,睡眠周期已逐渐形成,则夜里睡不安稳的原因,疾病的因素可能居多。下面来谈谈其他会引起宝宝夜里睡不安稳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生理性哭闹
孩子的尿布湿了或者裹得太紧,饥饿,口渴,室内温度不合适,被褥太厚等,都会使小儿感觉不舒服而哭闹。衣服包被过多是常见的,尤其是刚出生头几个月,因为大人们总认为小宝宝容易着凉,所以穿的多又包的很紧,其实宝宝的新陈代谢率较大人高,怕热,所以衣服包被过多造成宝宝躁热,反而睡不好。解决的方式很简单,原则上“在室内”宝宝需要的衣服件数跟大人一样,睡觉时再盖上毯子或薄被即可。
环境不适应
宝宝睡眠不好也可与睡前过度兴奋或紧张、日常生活的变化,如出门、睡不定时、搬新屋和陌生人来有关;经常更换抚养人也使孩子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情绪易激动,平时家长娇惯的儿童更容易发生睡眠障碍,也就是说平时脾气暴躁经常无端发火的儿童,其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是温顺、听话孩子的1.73倍,原因是这些儿童神经系统兴奋性较高。
疾病影响
某些疾病也会影响孩子夜间的睡眠,对此,要从原发疾病入手,积极防治。有中耳炎的婴儿常因耳痛而哭闹,你可轻轻拉拉宝宝的耳朵,拉耳朵大哭说明耳痛。因腹痛而哭时,表现为腹胀、肛门排气,大便秘结或腹泻。在排尿时哭加重,可能有泌尿道感染。还有一种表现为剧烈哭闹和安静交替出现,伴有腹胀、呕吐,有可能是肠套叠,属婴儿急腹症,此外,患蛲虫病的孩子,夜晚蛲虫会爬到肛门口产卵,引起皮肤奇痒,孩子也会烦躁不安,啼哭不停。以上情况应找儿科医生诊治。
睡眠不好也是缺钙的表现,宝宝夜间常常烦躁不安,家长哄也无用
有的婴儿半夜三更会突然惊醒,哭闹不安,表情异常紧张,容易流汗,个别会出现枕秃现象,如果有以上现象,那宝宝就要抓紧时间补钙了。补钙主要是从奶液中吸收钙质,如果通过钙片或冲剂类补充通过的医生建议服用量,此外还要多带宝宝嗮嗮太阳。
如果宝宝出现睡眠过多,甚至不知道饥饿,表现得过分“老实”,要注意是否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造成不可逆的智力低下症。
2024年10月18日,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以下简称“2024国际纺织机械展”)在国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