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之约,我们有故事,你在吗?今天要讲一个长长,长长的故事。9月8号,我们在英国白金汉宫拍下了这组照片。11号,中时区。在英国伦敦的街头,有这样一群特别的人。他们穿越了九千英里的距离,从中国贵州的大山深处走出来,来到伦敦。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几代人以来,第一次有机会以今天的方式把他们的布依文化带给全世界。她们靠着一针一线一双手,没有草图,不用参照物,就能描绘她们心中的美丽。
她们第一次能够在这样一个瞬间,带着曾经濒临失传的传统刺绣技艺,以一种自豪的姿态展示在世界面前。她们是上千年的中国布依文化传承人——大山深处的中国绣娘。伦敦时间2017年9月11日18:30,北京时间9月12日凌晨01:30,中国驻英大使馆。由中国驻英大使馆和中英企业家俱乐部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庆祝中英建交45周年”题活动如约启幕。
依文集团中国手工坊携手中国黔西南布依族,盛装演绎“绣梦”主题时装秀;领衔B&H创意平台发布,中国传统手工艺静态展......系列活动。第一次以时尚的方式让传承了上千年的中国布依文化,登上世界的舞台。来自英国的商业领袖及来自中国的中关村100俱乐部企业家等近200名嘉宾、媒体出席本次活动。时隔五年,这是中国驻英大使馆第二次举办文化时装秀活动。2016年,贵州省黔西南全州3个贫困乡镇第一次成为“贵州省黔西南全州3个贫困乡镇”。132个贫困村,10万贫困人口,第一次交出个结果:退贫。脱贫。在为一件事行走了15年的夏华看来,很多古文明,最终都走向了博物馆,停留在了博物馆。
我们的文明,存在于我们每一代中国人的呼吸之间,它承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塑造着我们的音容笑貌。依文·中国手工坊15载春夏秋冬,在中国贵州的大山深处建起第一个手工艺博物馆,到第13座落成。3000余种中国传统美学纹样,一条一条整理成数据库。5000多位中国绣娘和她们的手艺一个一个去挖掘,在山里寻找。越过山岭,让看得见的美好展示在依文·中国手工坊。走过无数个穿梭大山的日日夜夜,致力中国传统美学发掘与应用23年之久。依文以公益的心、商业的手法创立依文·中国手工坊,成为中国手工艺文化元素输出及服务第一平台。
23年的执着,15年来的不懈坚持。
依文·中国手工坊率先开创出“发现、整理、创新、应用”的精准扶贫模型。通过这一创新的精准扶贫模式,对贫困绣娘培训到人、订单到户,以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使从未走出大山或外出务工不再绣花织布的绣娘们逐步有机会以“绣梦工坊”为单位,获得永久脱贫的能力。今天,通过依文的精准扶贫计划,越来越多山里的绣娘过上了“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的快乐日子。英国商务大使、英国董事学会主席芭芭拉·贾琦女士现场宣布,由她和夏华女士共同发起成立的B&H创意平台将作为中国美学走向世界的桥梁,全方位展示中国传统手工艺与英国时尚的结合,促进中英文化产业交流,并撬动全球设计力量,参与中国传统美学的保护与再创造。未来通过B&H平台,源自中国黔西南的中国传统技艺手工遗产和东方美学文化融合的新兴服饰时尚,将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具创新的走出去,加快与世界接轨的速度。
夏华讲述了从十五年前一次亲身走进大山,见到绣娘,到今天带着布依绣娘,穿越9000英里来到伦敦的故事。“因为两次中国的时尚故事,都是在这里发生的,因此,我才有机会带着黔西南州的布依绣娘们来这里,展示她们的手艺,也有机会让大家看一看,当全球设计师和这些大山里的绣娘们在一起时,所产生的美丽和惊艳。”一名来自中国西南部大山的绣娘,写了一封信,邀请人们共赴9月11日这场“黔西南布依之约”。这封手写信,和“绣梦”主题时装秀在内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庆祝中英建交45周年”系列活的邀请函一起,发给了英国政商界、时尚和文化界、投资界、教育界及媒体。
写信的人叫黄金美。她是一名黔西南布依族的绣娘。今年3月27日,北京国际时装周,在EVE CINA时装秀上曾被邀请代表布依族向世界展示手艺。那是这个绣娘第一次走出大山。她因为第一次来到北京紧张得不敢上台绣花。面对700多位在场的观众,同步关注秀场的全球8000多万人,当30分钟的秀结束后,她在台上迟迟舍不得离开。她说,这是她第一次收到这么多掌声,“时间太短了”。今天,60多岁没有读过太多书的她,坚持用歪歪扭扭,并不算好看的字,写下这封邀约,想让世界看到她们的美丽。“中国文化第一次影响西方世界,是在2000多年前。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古罗马帝国第一次看到了来自中国的丝绸。”
芭芭拉·贾琦,一个喜爱中国文化的英国人这样说:“今天,很多中国朋友都在讲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不是一个新话题。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几乎就是一个西方社会的传统。……B&H会是一个全新的创意概念展示平台:中国文化创意中心。通过中国文化创意中心,我们将致力于将B&H打造成为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中英之间和中英之外的文化交流,让全世界看见这些美丽的中国工艺品和中国文化。”一曲布依浪哨的缱绻不散,四名来自中国黔西南州的布依族绣娘边绣花边唱着古老的民族歌谣,缓缓走上台。安静地坐在舞台上,她们一针一线做起了日常的针线活。此次“绣梦”时装秀可以秀场同步在线下单购买走秀款时装。买家可以在世界任何角落通过脸书、微信轻松时浏览36款走秀服装、独立设计师、绣娘、纹样等信息,实现即看即买。远在距离家乡9000英里以外的伦敦秀场,上演了一场东方时装之美。9000英里的距离,走了多少个世纪,或许无人知晓。
其中历尽了多少等待和坚守,或许未被听到。在偏远的深山之中,一个绣娘对未来的渴望甚至曾被时代缓慢而迅猛地遗忘。依文用15年的时间,跟时间和文明在赛跑。穿梭往复在都市和贵州的偏僻大山之间,每一个路途里经历的日日夜夜,每一次前路未卜的出发,只为了有一天带着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美好和绣娘生活的希冀,走出大山。15年的时间来推动一件事,让中国文化遇到全球时尚,走向国际。当中国绣娘从大山来到到伦敦,登上T台,世界遇见了中国传统手工之美。小小的绣线没有声音,今夜,绣娘梦想的声浪响彻山海外。在伦敦的街头,每个绣娘脸上那种幸福的笑容,这一刻,世界都懂。
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和的假期说声: BYE-BYE,孩子们迎来了充满新奇与期待的开学季。那么,美美的开学装扮就从这里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