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天气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人体同样也会缺乏水分,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秋燥。宝宝身体所含的水分比例比成人要高,所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烂嘴角、喉咙疼痛、流鼻血、便秘、咳嗽等秋燥的表现。
预防秋燥时应内外兼顾,既要防止水分丢失过多,又要着重内调身体,达到以内养外的效果。
01、烂嘴角
秋风一起,小宝宝的嘴唇就会失去往日的滋润,变得有些干燥、起皮,年龄大一些的宝宝可能出现口角皲裂,哭或笑时开裂出血,口唇周围潮红,宝宝会因为疼痛而影响进食,这就是「口角炎」,俗称「烂嘴角」。
建议:预防烂嘴角,首先要注意饮食上避免辛辣,多吃些润燥的食物,同时还要让宝宝多喝水,多吃一些富含B 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禽蛋、牛奶、胡萝卜、新鲜绿叶蔬菜等。宝宝嘴唇干时可涂抹少许香油。如果烂嘴角比较严重,可以口服维生素B2,涂用金霉素软膏等。
02、流鼻血
秋天空气干燥,鼻腔容易干涩、发痒,使得宝宝经常揉鼻子或挖鼻孔。而宝宝的鼻黏膜柔嫩,血管丰富,用力稍大就会使鼻腔内的毛细血管破裂,引发鼻出血。
建议:可经常让宝宝喝些梨汁或荸荠水,并用香油涂抹鼻腔前部黏膜,以减轻干燥感。如果宝宝出现鼻出血,可用手指紧压患侧鼻腔上部,并用凉水轻拍宝宝前额近鼻根处止血。
若宝宝鼻子出血严重或伴有其他不适如发热、其他部位出血、多次反复出血,都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03、便秘
燥邪易伤肺,而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津液不足则发生便秘,表现为大便间隔时间较长,或虽然每天都有大便,但大便干结,排便困难。
建议:多喝水,1岁以上的宝宝可适当喝些蜂蜜水;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粗粮、各种蔬菜。另外要养成宝宝定时排便的习惯。如果宝宝已有便秘,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帮助宝宝解除便秘的痛苦:
在宝宝空腹时,用手掌蘸取适量的润肤油,在宝宝腹部做顺时针按摩,力量适度,以宝宝能耐受为宜。
服用一些肠道益生菌如妈咪爱、双歧杆菌等,帮助肠道建立菌群平衡,以助大便排出。
如果宝宝不排便时间较长,可用干净的小肥皂条或开塞露挤入肛门,以刺激排便。但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偶尔救急之用,不能频繁应用,以免产生依赖而加重便秘。
秋季日常生活提醒
1、入秋后气温变化大,要注意冷暖,起居有节,及时增减衣服。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每天要保证宝宝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4、适当锻炼,多在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