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17-10-23 16:22:17近期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政策再延长一年至2018年底,并加快完善相关制度。这意味着,长期受到跨境电商进口冲击的国产奶粉,还要再为大局等待至少一年。
继续观察
2016年3月底,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按照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从当年4月8日起执行。是为“四八新政”。
此前,个人自用、合理数量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在实际操作中按照邮递物品征收行邮税,新政一举使税负大幅增加,相应监管方式也收紧。
但“四八新政”实施不到两个月就被暂停。2016年5月25日,财政部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中规定的有关监管要求给予一年的过渡期。不少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保税仓又恢复了往日的红火景象。
延期至2018年底
9月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发来通知,将过渡期政策再延长一年至2018年底。
“几年前跨境电商刚刚出现的时候,各种声音议论纷纷,但我们秉持包容审慎监管的理念,决定先‘看一看’再规范,出台了跨境电商的监管过渡期政策。”李克强总理在这次会议上说,“实践证明,过渡期政策效果明显,不仅形成了外贸增长新亮点,而且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
一是国人更加追求品质和健康,但对国产奶粉消费信心尚未恢复;
二是跨境购奶粉价格相对一般贸易进口奶粉和国产奶粉更便宜;
三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让消费者更容易选择和购买国外奶粉;四是政府推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若干措施,提高跨境购便利化。
奶粉“双标”监管
药监总局已批准了16个获批名单。但是,配方注册制并未覆盖跨境电商零售和海淘奶粉。这样的话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政策延长,就会造成海淘奶粉与国内奶粉监管要求不一,“双标制”的情况。
2016年,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份额约1000亿元,其中跨境电商和海淘模式占150亿元(跨境保税模式90亿元,海淘45亿元,代购15亿元),国产和一般贸易进口约850亿元。其中,跨境电商关税为0,进口增值税按法定纳税额70%征收,比正常纳税少30%,跨境电商和海淘婴配乳粉比国产和一般贸易进口乳粉少缴了很多税。
知情人士表示:这几年跨境电商对国产奶粉的冲击很大,许多原先的强势国产奶粉品牌下滑很严重,很多市场都被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奶粉蚕食掉。
合理应对跨境零售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推动建立针对跨境电商的交易风险防范和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大力打击假冒伪劣等行为”。
对于跨境电商零售奶粉问题,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
一、要求保税区跨境购奶粉应纳入配方注册制统一管理,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安全;
二、针对于直购模式,在充分尊重消费者个人意见前提下,建立并完善跨境产品消费者投诉平台,形成预警机制;
三、尽快通过“电子商务法”,对大型跨境购平台商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宋亮指出,由跨境电商进入市场的产品,本应该由平台商自己承担后果,一旦产品不得售卖,这些产品就应该退回到出口国,不能贸然进入市场。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对跨境购奶粉的出口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核,要求跨境购奶粉生产企业进行注册,对跨境购奶粉的进口商和出口商进行备案管理,建立社会共治的跨境购奶粉安全治理体系。
任何企业都不应该触碰食品安全红线,被曝光的企业也应该按照规定召回或销毁相关产品。跨境购平台大,产品数量多,其背后的企业监管必定非常难,只有国家对跨境购电商平台法律健全后,上述问题才能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