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品牌内衣网

和氏乳业:从“羊文化”到“羊奶文化”探究

资讯 >

2017-11-19 11:45:02

羊文化——一种温和、保守、细腻、内敛的文化形态,早可追溯到约8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它是构成我国传统意识文化形态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羊文化”神秘而悠远,今天,和氏乳业就带您一同探索神秘的“羊文化”。

“羊文化”起源

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龙”之说其实都是后来的事情,这种传说中的动物没有出现之前,“羊”曾是不少部落的图腾,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炎帝也都与“羊”有着浓厚的“血缘关系”,并且,早以“羊”作为部落图腾。后来的的图腾文化,也都深受羊图腾的影响,“羊文化”作为一种原始的意识形态慢慢传承下来。

“羊文化”影响

“羊”对中华文化影响极为深远,不论是古代司法制度,还是古人审美观念……都与“羊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伏羲曾受 “羊角柱”的启发,发明了推动中华文明进程的“八卦”;尧帝主政时,皋陶作为国家法官,曾利用“一角之羊”断案无数,实现司法公正;古人的审美观念也曾受到羊文化的影响,汉代董仲舒将儒家文化的核心精华“仁”、“义”、“礼”赋予到羊的身上,赞叹羊是“美”、“祥”之物; 明代甚至将“羊之跪乳”编进儿童启蒙读物《增广贤文》中,将羊塑造成懂得感恩的典范……

“羊文化”字源意义

古时“羊”与“祥”是相通的,“善”与“美”的本义也均与“羊”有关。通过对字源、语源进行文化学研究,我们还能扑捉到大量关于羊与早期文化生成关系的信息。早可见的文字资料卜辞表明,殷商时期已经“六畜”俱全,以“六畜”为字根的各部分字,羊占首位:“羊言为善”、 “羊食为养”、“羊大为美”……渗透着“羊文化”的很多汉字至今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咀嚼……

羊奶文化

那么,从“羊文化”深入到羊奶领域,依旧有许多值得肯定和探究的地方。清代学者王永彬在《围炉夜话》里提出“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羊奶的营养特质又让这份孝意更浓。

钙:每100克羊奶的天然含钙量是牛奶的两倍,能防止老年人常见的骨骼软化疏松,延缓衰老。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则能有效地消灭病毒,保护人体不受伤害。

环磷腺苷:生物活性因子环磷腺苷是科学界的抗癌因子,能使人体新陈代谢维持平衡,能增加血清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增加人体的抗病力;可改善心肌营养,软化血管,对改善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具有非常有效的功效。

胆固醇:每100克羊奶胆固醇含量为10-13毫克,低含量胆固醇对降低人的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发病率有一定的意义。

《本草纲目》中记载:“羊乳甘温无毒,可益五脏、补肾虚、益精气、养心肺;治消渴、疗虚劳;利皮肤、润毛发;和小肠、利大肠。”《魏书》王琚传记载“常饮羊乳,色如处子。”《备急方》中载:治小儿口疮,羊乳细细沥口中。……太多的古书典籍中记载着常饮羊奶的好处。

据现代研究证实:羊奶确实对胃肠炎、胃病、肾病、肝病等有促进康复作用。且长期饮用,有美容养颜和延缓衰老之功效。

干物质、热量:羊奶干物质含量与牛奶基本相近或稍高一些。每千克羊奶的热量比牛奶高210千焦。

维生素A、B:含量高于牛奶,对保护视力、恢复体能有好处。

烟酸:助眠安神,睡前半小时饮用一杯,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

脂肪:富含短链脂肪酸,低级挥发性脂肪酸占所有脂肪酸含量的25%左右,易消化吸收,不会造成脂肪堆积,有利保持身材。

维生素E:可以阻止体内细胞中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分解,延缓皮肤衰老,增加皮肤弹性和光泽。

核酸:可促进新陈代谢,减少黑色素生成,使皮肤白净细腻。

EGF生长因子:能快速修补老化的皮肤细胞,增强皮肤的自我修护能力,使肌肤健康白皙光嫩。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体内主要的自由基清除剂,护肤消炎抗衰老。

文化博大精深,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承。从“羊文化”到“羊奶文化”值得每一个人细细探究和品读。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