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17-11-26 10:05:02相信近大家都被北京某幼儿园幼儿疑遭猥亵的事件震惊了,但除了关注事件进展外,我们更应该为孩子努力地做些什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K-2的《美国国家性教育标准》、美国某学校做的儿童性教育课程以及美国某儿童机构制作的儿童防性侵视频,希望能让我们园长、老师和父母有所借鉴。
标准:K-2的《美国国家性教育标准》
在美国,性教育是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延续到高中。总统奥巴马曾号召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里接受到 “medically accurate, age-appropriate, and responsible sex education.”(科学的,适龄的,负责任的性教育)。
而2012年由美国卫生协会、美国学校卫生协会、美国教育协会等联合发布的《美国国家性教育标准》 - National Sexuality Education Standards,就体现了这个精神。
今天我们重点分享的是K-2阶段的美国性教育标准。
幼儿园到2年级这个年龄,还是性教育的启蒙阶段,孩子们需要具备基本的身常识和自我保护意思。根据《美国国家性教育标准》,孩子读完2年级的时候,他应该在以下5个方面有清晰的认知:
1、生理知识:能分辨身体的各个部分,知道男孩和女孩不同的生理结构。
2、自我认知:懂得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家庭环境下,男孩和女孩在行为举止上该有的差异。
3、怀孕生殖:开始明白生物繁殖的概念。
4、人际关系:知道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单亲、双亲、同性 ...),学习尊重家庭成员,理解朋友的特征,懂得怎样健康地表达对朋友的感情。
5、个人安全:
知道所有人,包括孩子,都有权拒绝别人的触摸;知道如果被不喜欢的人触摸了,如何回应,可以告诉哪些可信任的成人;知道如何明确地拒绝,如何在离开让你觉得不舒服的人或者环境,以及如何安全地举报!
“个人安全” 的部分是重点,对于我们也特别具有实际参考价值。这个阶段,有两个要点需要孩子牢牢掌握:
1、Private Parts (私处)
每个孩子从小(2、3岁就开始)就要知道哪些是自己身体上的“私处”。比如,男孩的私处是 ...(红色三角区域)
老师就会特别强调,除了爸爸妈妈和医生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和碰触自己的私处,任何其他人要求碰触私处都是不可以的,小朋友们要大声坚定说“No”,然后迅速跑开,时间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老师特别强调了即使熟悉的人也不可以碰触私处,隔壁邻居不可以,叔叔阿姨不可以,爷爷奶奶不可以,校长不可以,老师也不可以。
总之,每个孩子从小都要知道这9条重要的 “Body Safety Rules”
1、不允许任何人触摸我的私处。
2、我也不能触摸别人的私处。
3、如果有人试图触摸我的私处,马上说不、离开。
4、不允许任何人给我的私处拍照。
5、和朋友或大人一起玩的时候,要穿衣服。
6、关上门,独自上厕所、洗澡、穿衣服。
7、如果有人破坏了这些 Body Safety Rules,马上告诉爸爸妈妈。
8、不对家里人保守秘密;如果有人让我保守一个秘密,我会把这个秘密告诉家里人。
这里,也有个关于异性父母和孩子的相处界限的问题。规则是当孩子一旦能自己清洗、料理自己的私处的时候,就尽量不要再碰孩子的私处。
在7-9岁这个阶段,异性父母可以逐渐加强对孩子隐私的尊重,比如让孩子单独上厕所、洗澡等,或者让同性父母相陪。
有的孩子“性别意识”萌发比较早,很小就开始感觉和异性父母一起洗澡、上厕所不舒服,这时候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主动回避。
2、Good Touches & Bad Touches(触摸规则 )
这条也是早期性教育的“黄金规则”。触摸(touch)是人类表达彼此情感的一个美好方式,小孩子特别渴望亲切的 touch;但是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来自别人的 touch 虽然大多数是善良温暖的,但也有存在不良企图的可能。
这时候,一定要让小孩明白有Good Touch,Bad Touch
Good Touch,比如:来自父母的拥抱和亲吻(但是孩子大一些了就尽量不要亲嘴);来自祖父母充满爱意的touch;老师拍拍你的头,说做得不错;来自家庭成员短暂的拥抱;别人在你的额头或脸颊上短暂的亲吻;握手或两手相拍 ...
Bad Touch,比如:对方的触摸让你感到害怕/紧张/羞辱;对方的触摸是强迫性的,甚至带来疼痛的感觉。
对方告诉你:不要告诉别人嘴部亲吻,触摸臀部,粗鲁和暴力的行为 ...
遇到 Bad Touch,马上应该大声说“不”,离开,去一个安全的地方,告诉家长或值得信任的成人,记住三部走:No,Go,Tell。
儿童性教育课程:Good Touch, Bad Touch
上面的标准成人很容易理解,但怎么样把这些知识与讯息更好的让小孩子理解并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呢?
在美国生活的憨爸为大家分享了他儿子所在学校开发的一套儿童性教育课程,主题便是:Good touch, Bad touch(什么是好的触摸,什么是不好的触摸)。
教材特色:涂色互动
因为根据美国发生的上万起儿童性侵案件来看,绝大多数的性侵都是发生在熟人之间,比如邻居、老师、长辈等等。
孩子对于熟人是没有防御意识的,他们也不知道哪些 touch(触摸)是允许的,哪些 touch 是不合适的,如果发生了不合适的 touch 孩子又该怎么办。
尤其是在校园,那是性侵高发地,对于极个别禽兽老师的触摸,孩子茫然无措,不知道这种触摸是否合理,也不好意思告诉别人。
因此,学校认为在教孩子性教育的时候,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对于身体触摸(touch)的认识,从而专门开设了这么一堂课,教孩子对各种 touch 进行识别,进而保护好自己!
这本教材它的地方在于这本教材让老师、家长和学生的互动性非常好。
书籍本身是涂色活动书,老师每讲一个知识点,就要求学生根据这个知识点利用涂色、画画等方式将他们的理解表述出来。比如可以通过涂色标志出人体隐私部位,可以画图画出你心中不舒服的举动。
而且书里面有非常丰富的案例,孩子们学了之后就会对 good touch 和 bad touch 一目了然。
整堂课分为5个阶段。
阶段1— 认识身体
一开始,老师先让学生们熟悉自己的身体,告诉他们「My body is mine」(我的身体只是属于我),我可以决定我用身体做什么,比如和朋友握手、爸妈挠痒痒,这些都是一个 good touch(好的触摸)。
这一阶段是一个引子,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身体属于自己,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阶段2— 辨别好 / 坏触摸
这时候老师开始让学生们反思,平时生活中,什么样的触摸是让你觉得开心、舒服呢?妈妈的拥抱让你舒服吗?抱着小宠物让你舒服吗?那些就是 good touch,并且让孩子们想想还有什么 good touch 的事例,并且画出来。
紧接着,老师又让学生们反思,什么样的触摸让你不舒服呢?陌生人的抚摸让你舒服吗?别人推你让你舒服吗?那些就是 bad touch,并且让孩子们想想还有什么 bad touch 的事例,画出来。
上面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实践中,你会发现,有时候孩子不想用言语表达的想法,竟然在图画中表露得清清楚楚。
比如,如果孩子真的被某人不当触摸了,家长很快就能通过图画发现端倪,从而将危险及时扼杀!
后老师给出了几幅图,让孩子在图中进行识别,看看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好的,对于 good touch 打 O,bad touch 打 X。
这一阶段完成后,孩子就能对他人的触摸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分辨什么是好的触摸,什么是不好的触摸!这一步非常重要,在防止性侵之前,学会正确认识对方的不当动作是保护自己的前提。
阶段3— 隐私部位
到了这一阶段,老师开始教孩子认识自己的隐私部位,什么是隐私部位呢?老师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平时被衣服遮住的地方,就连游泳也都要遮住的部位。
下面这张 Private Part 的图做的就很有意思,你可以看到图中有男孩和女孩,课堂上老师就要求学生们对男孩、女孩分别标出隐私部位,看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就是给孩子们培养了初步的性别认识。
那么是不是隐私部位就不能让别人碰呢?也不是!有两种情况除外。
种是宝宝小的时候,父母照顾孩子的身体;第二种是去医院,医生、护士要检查孩子的身体。除此之外的触碰绝大多数都是不好的,一定要拒绝!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人身体的隐私部位,知道男孩子的隐私部位是啥,女孩子的隐私部位是啥,不光不能摸别人的隐私部位,也不能让别人碰自己的隐私部位!
阶段4—如何对抗坏触摸
如果孩子被恶意触摸骚扰了怎么办?虽然我们都教孩子对不当行为说「不」,但很多时候,猥亵者会用各种花言巧语或者威逼利诱来逼迫孩子就范。往往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孩子就会不知不觉落入圈套!
书中列举了 5 种情况教孩子学会防护:
1、如果有人触碰你的隐私部位,让你很难受怎么办?孩子要直接对那个人大声说:「不要动我!」并马上把这件事告诉你信任的人。
2、如果有人要你脱衣服并且想摸你怎么办?同样,大声说「不!别动我!我不脱衣服!」
3、如果有人跟你说,「如果你不摸我,你就是一个坏小孩」,怎么办?孩子告诉那个人:「我才不相信你说的这些!
4、如果有人对你说,「不要将我摸你的事情告诉别人」,怎么办?告诉他:「我才不听你说的!我不要这样的秘密!
5、如果有人让你很不舒服或者你觉得某些方面不对劲,怎么办?跑!!跑得越远越好!
这一阶段列出的 5 种情况都是儿童性侵过程中常见的情形,很多孩子不明就里、稀里糊涂就被猥亵者的言语迷糊了,从而忘记保护自己,更忘记向亲人求助。
因此孩子事先了解这些情形从而有备无患特别重要!
阶段5—列出你相信的人
课堂的后一部分,老师要求孩子们写出 4 个他们可以相信,并且寻求帮助的人。写这部分的目的是,一旦孩子身上发生了不好的事情,而父母也不在身边,应该向谁去寻求帮助呢?教材专门有一页让孩子写他们值得相信的人的姓名,分别是老师、医生、好友的父母以及警察。
这一阶段就是让孩子学会求助。因为根据美国青少年保护协会的统计,通常儿童被性侵犯后,心理会严重受到伤害,他们会选择把这段经历埋藏在心底,整日郁郁寡欢甚至自暴自弃,却不让别人知道。
因此,美国老师会一再向学生们强调,一旦发生 bad touch,一定要告诉家长、老师,或者你信赖的人,大家都会帮助你!这是防止事态恶化的关键!
视频:How To Tell Your Child
美国How To Tell Your Child机构制作了儿童防性侵视频。强烈推荐和孩子一起观看、讨论,让孩子赶快操练起来,用科学的方法辨别坏人、保护自己。
1、教孩子识别坏人
在教孩子怎么保护自己之前,老师先问了一个问题:“怎么辨别坏人呢?”对于坏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过他们的认知仅仅只是限定于“坏人有大大的牙齿、血红的眼睛,的手和邪恶的笑容”。
老师一个接一个“吹破”孩子们关于坏人的天真想法,并告诉他们坏人并不等于“长得坏”,有的人甚至长得很好看,看上去很和蔼,很炫酷,还有各种美味的糖果和礼物。这下孩子就困惑了,既然坏人看上去很友善,那怎么才能分辨出来呢?
2、教孩子认识隐私部位,警惕5个警报
直接从外表分辨“披着羊皮的狼”确实挺难,老师转而教孩子如何识别坏人的“坏行为”。在此之前,需要先教孩子认识身体,并知道自己的隐私部位。
一般,在生活中,我们都习惯性地告诉孩子泳衣遮住的地方就是隐私部位。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是通过这种描述孩子只能知道一个大概的范围,并不真的明白哪些部位是隐私部位。
对于这个方面,其实大可不必讳莫如深。我们可以跟老师一样,非常坦然地告诉孩子:
男孩的生殖器官和屁股是隐私部位,女孩的乳房,生殖器官和屁股是隐私部位。这些部位是不可以给外人看或者触碰的。如果有人要看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看TA的隐私部位,叫做“视觉警报”。如果有人谈论你的隐私部位,叫做“言语警报”。如果有人触碰你的隐私部位,或者叫你触碰他的隐私部位,叫做“触碰警报”。单独与陌生人在一起,叫做“独处警报”。特别要注意的是,父母不在身边,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糖果。如果有人拥抱、背、亲吻你,叫做“拥抱警报”。
这五个警报都是危险信号,我们要孩子明白,当有人对他做出这5种行为任意之一时,他就可以判定“那个人”是个坏人,要勇敢地对他的行为说“No”!
3、与孩子共建“照顾者”名单和“爱心圈”
那有没有例外呢?当然有!这也是视频内容科学的地方。
①爸爸妈妈可以!
不过,只能在必须帮孩子洗澡,或者孩子隐私部位受伤的情况下才行。这种方式超棒,可以帮孩子进一步明确身体的界限。明白,爸爸妈妈也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触碰自己的隐私部位。
②“照顾者”名单上的可以!
通常,爷爷奶奶、姥姥爷爷或者其他人也会帮忙照顾孩子,这时候,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列一张“照顾者”名单,列入名单的人在限定的条件下也是允许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不太愿意把某人的名字写上,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并找出原因。另外,一定每隔几个星期跟孩子一起重新更新并确定下名单。
③“爱心圈”名单里的也可以!
除了亲近的亲人之外,我们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列一个“爱心圈”名单,这个名单上的人是可以拥抱、亲亲的,是孩子喜爱并信任的人。列好“爱心圈”后,孩子就可以安全踏实地享受亲人、长辈、朋友的关心和爱了。
4、随堂测试
当老师教完所有安全课程,还对孩子进行了“随堂测试”,来确保孩子真的听懂并记住了。医生在妈妈陪伴下检查你的隐私部位,可以吗?如果有一个男人触碰女孩的胸脯,可以吗?如果一个照顾者帮一个男孩穿衣服,可以吗?
如果一个男人在女孩面前脱衣服,可以吗?如果一个女人对女孩说漂亮的乳房,可以吗?如果一个女人带一个正在跟朋友玩耍的女孩去偏僻的街道,可以吗?
这些题目还有很多,每做一道题,孩子关于安全和危险的界限就越明晰。和孩子一起看完前半部分教学内容后,也让他来回答试试看,帮助他更准确地理解安全知识、掌握安全原则。
5、视频的后,更加意义非凡。
当孩子问,为什么会有人想要强行背我、亲我、接触我呢?老师的回答充满智慧,既没有使用恐怖的语言让孩子害怕,又非常巧妙地给予了孩子说“不”的勇气:
因为有一些人生病和脆弱的心理,他们喜欢伤害别人,而且,他们真的很害怕。如果你们不喜欢某人触碰你们的方式,你们必须说“不”,也不需要害怕。
如果遭遇到这样的坏事,说“不”永远不会太迟,告诉你的爸妈或熟悉的人,还可以让其他孩子远离那个坏人。
下面就是由美国How To Tell Your Child机构制作的儿童防性侵视频,全长大概7分钟,建议给4岁以上的孩子观看。
按照传统的认知,大家总觉得性侵的受害者是女孩,但事实是男童性侵数量并不比女童少。
美国有一个统计数据显示:1/4的女孩和1/6的男孩曾遭受性侵,儿童平均遭遇性侵的年龄是9岁,93%的性侵者孩子认识,47%的性侵者是家人或熟人。
危险如此之近,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种种悲剧的现实告诉我们,那些受伤害的孩子,当然知道摧残他们的是坏人,却没有对他们说“不”的勇气,纵容坏人对自己的伤害,让自己徘徊在痛苦中、久久不能自拔。
所以,当和孩子一起看完这些标准、课程和视频时,请记得跟他郑重其事地保证:无论他面对什么困难和问题,只要不是主动伤害别人,爸爸妈妈会永远相信他、保护他。不计一切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