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17-02-04 18:23:04轻松愉快的春节即将结束,开学也已经进入倒计时了,然而很多“熊孩子”还处在假期失控状态中,没有开学应有的“觉悟”:寒假作业没写完;晚上不肯睡、早晨不肯起,生活起居无规律;沉浸在电视节目、网络游戏、球场竞技、逛街游玩中,兴奋的情绪难以平复……对此,妈妈们是否束手无策?别急,让小编来帮你。
从寒假到到上学前,青少年是不是有了下面的情况?
容易困倦 提不起精神
放假期间玩了过度,甚至通宵打游戏、看电视等。打乱了以前有规律的生活,造成“生物钟”紊乱,所以,一旦要按时按点上下学时,就会表现得力不从心、昏昏沉沉。
烦躁忧虑,不想上学
翻来覆去睡不着,吃嘛嘛不香,孩子脑子里的想法就是“不想上学”。
神经性厌食,食欲不佳
放假期间大多人饮食不规律,造成营养搭配不均,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
千万别小瞧这些不良的情况,新学期从闲散到紧张,青少年常常会无法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上学节奏,收心妙招不可少。
妙招一:多聊学校话题
跟孩子多谈谈上学期的学校生活,帮助他回忆开心的事情,比如,孩子要好的小伙伴、某个孩子非常喜欢的老师,或者孩子上个学期有进步的事情。家长也可以让孩子给好朋友打个电话,谈谈心,唤起孩子对校园生活和同学友情的向往,让孩子怀着迫切的愿望回到学校。
妙招二:模拟开学节奏
提前帮孩子调整好心态和作息生物钟,模拟开学节奏,营造收心环境。按孩子平常的作息时间起居,按时准备一日三餐,早睡早起,调整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特别要注意家庭氛围,不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让孩子感觉假期已经渐渐远离。逐渐减少孩子看电视、上网、出去玩的时间,和孩子商量安排一个合理娱乐时间表。此外,还要让孩子保持一定的体育运动,防止心理疲劳。
妙招三:允许缓冲阶段
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都较不成熟,特别是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他们还没有明显的逆反心理。长假过后,他们的心理反差大,如果不注意调节就容易出现情绪障碍,比如不爱学习等;但青少年毕竟年龄小,他们自身难以控制和调节这些问题。对于青少年状态的回归,家长不可操之过急,允许他们开学后度过一段过渡缓冲期,慢慢适应新学期的生活。
妙招四:制定家庭计划
从假期的无序到新学期的有序,过渡的关键是要有一个详尽的学习计划,让青少年有章可循,有追赶的目标。作为家长也不妨制定自己的家庭计划和学习计划,不仅可以借机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同时也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学习氛围,让其觉得“不仅我一个人在学习,我并不孤独”。
妙招五:宣泄不良情绪
有些孩子面对开学会产生紧张情绪,特别需要疏导。在开学前,可以跟孩子谈谈心,以缓解孩子内心的脆弱和不安,强化其在学校里曾经有过的正面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帮助孩子宣泄个人的不良情绪,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让其明白,上学期成绩与不已经成为过去,大家又重新回到了起点,本学期情况如何,主要看谁调整好心态,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需要规避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急刹车假期中,孩子很多方面都处于松弛状态,如果突然承载过多压力,易导致孩子情绪低落,甚至有抵触情绪,对开学产生恐惧心理。
误区二:家长强行遏制孩子的一切娱乐活动,孩子可能产生抵触、逆反情绪。
误区三:有些孩子适应开学的时间长,若家长一味地严厉责骂,只会激化矛盾,还可能把“坏孩子”的意识植根于孩子内心。
相信通过家长的耐心引导,“节后综合症”很快就会消除的,让我们一起满血复活,迎接新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