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是幸福的时光,热爱户外运动的爸爸妈妈们,是不是也希望孩子能参与其中呢?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些适合在户外与孩子一起玩的小游戏。
玩沙玩水
利用各种玩沙玩水的工具,在暖和的日子,带小孩到沙滩堆砌不同形状的沙堆,然后在沙子里加进水,看沙子有什么变化。
宝宝知道沙子的特性并能够发挥想象,不要因为怕把衣服弄脏而对宝宝诸多限制,玩沙玩水的时候是他想象力充分发展的时候。
适合年龄:1岁以上
大自然的声音
妈妈带宝宝到公园,让宝宝闭上眼睛用耳朵听,然后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让宝宝学会倾听和想象。妈妈可以让宝宝记录所有在公园听到的声音,比如小鸟、风的声音等。
适合年龄:1岁半以上
踢球
让宝宝把球从一个地方踢向指定的地方,能锻炼宝宝“击中”目标的准确性和短跑能力,使全身得到运动。
具体玩法是,和宝宝相距三五米站立,先由爸爸或妈妈把皮球踢给宝宝,让宝宝以同样的方式把球踢给爸爸妈妈,宝宝会因用力不足或用力过猛而让球跑错了目标,这时让宝宝去捡,目的是让宝宝多跑跑。
随着宝宝“技艺”的提高,和宝宝的距离可逐渐拉大、难度增加,比如故意把球踢偏,锻炼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也可让宝宝和小朋友玩踢球游戏。
适合年龄:一岁半以上。
飞盘游戏
在户外的空地上,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玩飞盘游戏。刚开始时,鼓励宝宝尽可能地扔远,然后再去将远处的飞盘捡回来。
慢慢地,再让他尝试接飞盘的动作。 效果:学习投掷的方法,锻炼上半身的力量,以 及跑动中下肢的力量。
适合年龄:2岁以上
放风筝
选一阳光明媚、微风习习的日子,带上宝宝的小风筝,找一片篮球场大小的空旷之地,指导宝宝放飞:何时放线、何时收线,该跑则跑、当停则停。
比如,当风筝上升或倾斜时,宝宝就需要奔跑、拉线、左右摆动;而当风筝高高地挂在天空轻飞慢舞时,宝宝可以稍稍缓冲一下,手、脑、眼、腿、脚“通力合作”,既让宝宝紧张,又令宝宝兴奋。
适合年龄:3岁半以上
走平衡木
在户外玩的时候,扶着宝宝在马路牙子或花园的台子上走,确定宝宝可以独立走时,可以短暂松开扶着宝宝的手,看他身体摇摇晃晃后又能再次平稳地前行。
逐渐延长他独立走的时间,直到他有信心自己完整地走一段。 效果:可以锻炼宝宝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适合年龄:2岁以上
藏猫猫
藏猫猫是宝宝永远玩不腻的游戏之一,大树、小树就是宝宝的藏身之处。妈妈背着宝宝从10开始倒着数至1,宝宝利用这段时间找到自己的藏身之处。
妈妈可以找一两处地方后再真正地发现宝宝,并在找到的一刹那惊喜地说:“哇,原来你在这里呀!”如果宝宝主动出找妈妈,妈妈记得在宝宝找了一两分钟后发出声音,来提醒宝宝自己的位置 。 效果:锻炼宝宝的反应能力、对声音和方位的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的约束能力。
适合年龄:1岁半以上
快乐竞走
和宝宝找一棵大树做起点,也可以用宝宝平时涂画的粉笔画一条起点线,大约10米左右,再确定终点。
也可以邀请同龄的小朋友一起参加,妈妈裁判一声哨响,宝宝和爸爸或小朋友们开始走路,看谁先到达终点。
适合年龄:1岁半以上
眼明手快抢尾巴
妈妈和宝宝各在腰间挂上一条毛巾,妈妈和宝宝在指定位置上互相追逐并把对方的尾巴抢下来。注意要控制宝宝的运动量,不要过于疲劳。
适合年龄:2岁以上
跳绳
找一块不大的地方,让宝宝先学空手跳绳,即暂时不用绳,只练双脚同时跳起、落下,配合两臂摇动,摇动时以肩为轴。
待基本掌握后再教宝宝两手握绳柄,让绳垂在身后;双脚随着绳的摇动迅速跳起,绳从脚下滑过。连续重复此动作。初学的宝宝往往甩不起来绳子,或绳到脚边滑不过去,爸爸妈妈尽量让宝宝感觉:在手往前摇的刹那,脚迅速抬起;绳通过脚下,脚立刻落地。多次实践,达到身体配合的默契。
适合年龄:三岁以上
冬天,宝宝的户外活动较之春、夏、秋三季相对减少。其实,即便是在寒冬腊月,每天出来呼吸新鲜空气,活动筋骨,对孩子也是必要的。
这不但能促进宝宝身体的生长发育、刺激宝宝的食欲,还能减少宝宝生病的频率,可谓一举多得,一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