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小女孩读幼儿园中班,长得乖巧漂亮,是父母的掌中明珠。可是近却是闷闷不乐,大人给孩子洗澡时,总会看到孩子挂彩,今天小腿一团青紫、明天膝盖破皮……家里人自然非常心疼。但是家里的三个大人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和态度。
不理会型:爸爸说,”这是小事,我以前也是天天挂彩“,孩子什么也没说。
过度担心型:奶奶说,”这是XX弄伤的吗?不行,得找他算账!“孩子只是一个劲儿地哭,奶奶急得团团转。
好朋友型:妈妈说,”近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吗?或者有什么事情想跟妈妈分享吗?“孩子想了想,说出了近挂彩的原因。
面对孩子之间闹矛盾,上面的三个大人其实代表了三种父母,你是哪种父母,到底哪种询问方式妥当,答案显而易见了。
种养出的孩子不习惯跟父母交流,未来也可能会不习惯人其他人交流;
第二种尤为不妥,大人的过度担心让孩子觉得发生了天大的事情,自己很委屈,不利于人际交往;
第三种除了能了解到当前的问题,还有利于孩子习惯跟父母更多的沟通,孩子也会喜欢上交流和分享。
面对孩子们闹矛盾,这个妈妈给所有父母做了棒的示范!小编给大家总结一下,面对孩子们闹矛盾,爸妈们应该如何做?
1、了解孩子闹矛盾的原因
年幼的小朋友闹矛盾是常有的事,了解孩子闹矛盾的原因不仅知道事情的起因和过程,更是父母对孩子关爱的表现。不理会的做法会让孩子感觉到被忽视,不利于亲子情感的培养,更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由于父母的忽视而伤心,甚至日后会抗拒跟父母分享事情。
2、不愤怒不敌对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你因为孩子们之间的矛盾而表达出愤怒甚至敌对的情绪,孩子会瞬间捕捉到,这样会让孩子有了错误的认识——对方不好,我也应该表达出愤怒,我应该怨恨而不是选择原谅,我也不应该跟对方玩。
3、不帮忙不过多干涉
孩子会长大,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辈子。除非事关性命安全,父母应该从小让孩子养成自己独立处理事情的习惯。
4、引导孩子想办法解决
当孩子面对麻烦时,爸妈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帮孩子想办法,更不能在孩子尚未思考时急着给孩子出主意。当孩子有想法时,爸妈应该时间鼓励孩子尝试,而不是带着批判的目光去对待。因为你的批判会让孩子产生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