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品牌内衣网

家长自测: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得怯懦暴躁

资讯 > 童装

2017-12-12 15:18:17

小编之前看到过一个问题:原生家庭很幸福,是怎样的体验?有一个网友说: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回答这个问题。家,不仅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往往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情绪化的父母正在慢慢毁掉孩子的一生。

是什么让孩子喜怒无常?

邻居的儿子乐乐,总是和小朋友们玩着玩着就突然生气、发脾气,还动手打人,然后自己跑到角落里待会,又自己过来继续和大家玩。

有一天,乐乐很快就还原了一个变形的新玩具,他妈妈站在旁边,高兴地亲了他一口,夸奖他真棒。过了一会,孩子说要喝水,孩子妈妈说,水壶没有水了,要喝得回家。

孩子立马不高兴了!这个孩子妈妈更抓狂,立马就大叫“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说没有水了,你听不懂是吧?!”,一见妈妈发脾气了,孩子立马安静了。孩子妈过去摸了一下孩子的头说:“宝贝真乖,等会回家喝。”

看到这么一幕,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乐乐的情绪起伏会这么大,完全因为他妈妈高兴了一个样,不高兴瞬间就变脸,咬牙切齿的模样,看上去很吓人。

长久在这种情绪不稳定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性格也被“传染”了,变得喜怒无常,莫名其妙地生气和打人。玩得正高兴呢,劈头盖脸被妈妈批评了一顿······

一个朋友是典型的职场妈妈,孩子由姥姥姥爷带。朋友虽然每天很忙,但是孩子的吃穿用度她都亲力亲为,孩子三岁生日当天,还请了半天假亲自布置了party现场,订了儿子的慕斯蛋糕,生日礼物也是特别用心——限量版的变形金刚。

孩子们在一起唱生日歌,吃蛋糕,做游戏,玩得特别嗨。在切蛋糕的时候,孩子把块蛋糕递给了妈妈,说妈妈工作很辛苦。她眼睛泛着泪花,说这辈子都要好好去爱孩子。然而,当孩子站在沙发上给大家表演新学的舞蹈时,不小心打翻了一盆水培植物,朋友瞬间就抓狂了,对着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吓得直哭。

尽管朋友及时道了歉,但孩子却没了刚才的好心情。玩得正高兴呢,劈头盖脸被妈妈批评了一顿,换做谁,都没有办法及时处理好情绪,何况是一个三岁的孩子。

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因为无法判断父母会用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某些行为,常常会感觉到茫然和无助,没有安全感。

是什么原因让你动手打孩子?

之前在新闻上看到一条这样的消息:13岁的小男孩小靖因为忍受不了妈妈的暴力,选择离家出走。当救援人员找到他时,发现他全身伤痕,只能把他先送进医院。检查身体时,小靖瘦小的身躯上有数条血红色的伤口,双手乌青,双腿肿胀,多个趾甲断裂。

小靖说,在家里,一点小事做不好,就要遭到妈妈的毒打:吃饭太慢会挨打、走路太慢也挨打、干活太慢更要挨打。衣服架、铁架、板凳,只要妈妈不顺心,任何东西都能成为妈妈惩罚自己的工具。

小靖的妈妈,是个情绪化的人,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只能通过打骂孩子,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和情绪。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性格会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唯唯诺诺,没有担当,遇到困难喜欢逃避;另一种则是敏感、暴躁、有暴力倾向。为了逃离这样的生活,有的孩子会选择离家出走,有的甚至会选择自杀。

亲爱的爸妈们:情绪化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大多缺乏幸福的能力。

央综治办和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对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分析,在家里被“经常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明显:25.7%的孩子“自卑”;22.1%的孩子“冷酷”;56.5%的孩子“暴躁”。

因此,从孩子心理健康发育的角度出发,家长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注特别意情绪控制:

1、 不要或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让的吵架动粗,或者家长与他人吵架动粗,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和恐惧感。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会让孩子精神不安,心理会滋生不安全的感觉。

2、 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靠山,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长信心。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社会或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身心过早受到不该承受的压力。

3、 不要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

有些家长经常毫不避讳地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这些家长以为,孩子年幼不懂事,在他们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对于家长日常正规教育产生怀疑,也会让孩子因此也学会这种不良的处世方式,会扭曲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4、 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一些家长朋友性格比较极端,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偏激,往往会在孩子面前无所避讳地发表过激的语言。心理专家认为,家长过激的言语和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往偏激的方向转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其实,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的人就是父母,但是,父母经常爆发的不良情绪却会像一把把软刀子,在潜移默化中伤害自己的孩子。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