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季,想要防止孩子少生病感冒,除了要做好日常防寒护理工作外,也可从饮食入手,增强孩子的抗寒和抗病能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注意控制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摄入
家长不要以为冬天气温低,孩子为了抗寒要消耗更多的热量,因此要多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而事实上,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在寒冷气候下,机体的内分泌系统也被调动起来,使人体的产热能力增加。因此,冬季我们所需的能量与其他季节差距并不大。无需再额外地给宝宝增加进食量来获取更多能量。
2、注意补充钙质、维生素
冬季孩子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减少,晒太阳的机会也减少,容易出现体内维生素D合成不足,钙吸收不良。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钙也可提高机体御寒性。家长可多让孩子吃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鱼虾、海带等。
冬季气候寒冷干燥,人体氧化功能加强,机体维生素代谢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多让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不但可增强免疫力,还可预防口角炎、唇炎、舌炎的发生。豆类、鸡蛋、牛奶、苹果、橘子、柚子、动物肝脏、南瓜、大白菜、油菜、马铃薯、胡萝卜、西兰花等都是维生素不错的来源。
3、注意补充膳食纤维
冬天孩子运动少,肠蠕动减慢容易出现大便干燥等问题,应注意膳食纤维的补充,可多让孩子适当多吃一些菠菜、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4、注意少食生、冷食品
冬季家长应注意让孩子少食生、冷食品,以免刺激肠胃,造成腹痛、腹泻。冬天的食物应以热食为主,以煲菜类、烩菜类、炖菜类,或汤菜等为佳。
5、注意多喝水、补水
冬天孩子虽然排汗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充足的水分,来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所以,应给予孩子充足的水分以保证身体的需要,不要等到孩子说渴时才让他喝水。特别提出强调,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除奶制品以外,建议给孩子喝白开水,不建议添加果汁或含糖饮料,孩子一旦形成只喝甜味儿的液体后容易导致厌奶和厌辅食。需要注意的是,宝宝一岁以内的喂养应以奶为主,配方奶和母乳里都含有适宜人体吸收比例的水分,对于未添加辅食的宝宝不应额外补充白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