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品牌内衣网

睡前安抚 帮你轻松搞定“闹觉宝宝”

资讯 > 童装

2018-01-15 13:57:10

拥有一个磨人的“闹觉宝宝”,是让很多妈妈们感到头疼的一件事。TA们睡前的兴奋激动或焦虑哭闹,不仅“熬”出了爸妈的两对熊猫眼,也严重影响着宝宝自身的成长发育。

那么,宝宝到底为什么会“闹觉”?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TA“睡得香”呢?高质量的睡前安抚很重要。

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宝宝,热情又好动,小动作不断的TA们还不太会表达自己的困意,而处于磨合期的新手爸妈们,也大多不懂得“察言观色”,往往走岔路、会错意。

“揉眼睛”是眼睛不舒服,还是有点困了?“发脾气”是撒娇耍赖,还是困意难当?“啃手”是缺乏维生素,还是困意来袭时的自我安抚?除了这些,打呵欠、发呆、抓头发、乱摆手、频繁尖叫也可能是TA们的犯困信号。

被困意折磨的宝宝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安抚,就会出现“闹觉”现象,即使疲劳过度、累得崩溃,依然难以入睡。而缺乏睡眠会导致宝宝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紧张状态,无法得到放松。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TA的脾气也会愈加暴躁易怒。

好的睡前安抚是爱和安全感的传递过程,是“天时”“地利”“人和”兼备的亲子互动,不仅包含规律的睡眠时间、温馨的睡眠环境,还有科学的安抚方法。

初闯世界的新生儿宝宝,需要一个模拟子宫的过渡环境来给TA安全感,加之小宝宝肢体容易抽动,襁褓就成为0-3个月宝宝的睡觉安抚工具。好的襁褓是宽松有度的“温暖怀抱”,但应避免全天使用这种方式,宝宝清醒时让TA尽情“施展拳脚”,睡眠时再像花苞一样“合拢”起来。

催眠曲的魔力在于,可以放松宝宝的心情,并建立有效地睡眠联想。与宝宝的亲密互动,由熟悉的人以温言软语来进行安抚,从旋律明快的歌曲开始,逐渐过渡到节奏舒缓的哼唱,声音也由强转弱,还可略带慵懒的情绪,更容易带动宝宝进入睡眠状态。此外,声音类催眠还可以是特定的睡前安抚词句,类似“放轻松”、“宝宝乖”、“妈妈在”等,也会让宝宝逐渐建立起一个强烈的睡眠心理暗示。

有效的抚触式沟通,既能促进宝宝生长发育,还能增进亲子关系,更是TA睡眠的强力安抚剂。“被爱抚”是婴幼儿成长发育重要的一种渴求。每天接受15分钟按摩的宝宝,其体重的增长速度超过那些没有接受按摩的宝宝47%。所以,将抚触式沟通加到宝宝的睡前仪式中,宝宝会睡得更香甜更安稳。

从束缚的襁褓到舒展的小被子,从陪睡到分床,高质量的睡前安抚,既给宝宝以充足的安全感,还能促进宝宝生长发育。让这份温柔的抚慰和亲密的互动,成为TA们生命中甜蜜的“成长动力”!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