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素养的人,首先你要成为什么素养的人,育人先育己。孩子在年幼时具有的可塑性,人与人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为后天收到的教育方式不一样,在幼年的意识中留下的印象哪怕微不足道,都有可能在一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01、没有礼貌
生活中家长平时有“出口成脏”的习惯,听的人习以为常,没有人会去思考脏话的含义,多觉得厌恶,话不投机,半句多,扭头走开了事,但对于好奇模仿,还模仿入世未深的孩子,那可真是天大的灾难。孩子很有可能会有样学样,在长期的模仿中逐渐把这些举止变成自身行为的一部分,成为一个没有礼貌的人。
改变建议:
审视自身的行为,争取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人。在教育孩子上,言传、身教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02、带着宝宝玩电脑/看成人剧
有的家长既想玩电脑/看电视,又得照顾宝宝,于是“两全其美”地带着宝宝一起玩游戏/看成人剧,很多成人节目并不适合孩子看,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误认知。
改变建议:
孩子接触电脑/电视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一定要看,也要选适合孩子的发展阶段,内容健康,且时间也要严格规定,还是用亲子游戏来代替。
03、说谎
有时候,家长在说谎也是被孩子看在眼里的,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首先,孩子会觉得说谎不是错,那么他也可能拥有这种“品质”;其次,会让他因不解而对家长的认识产生偏差。
改变建议:
珍惜孩子的信任,不要敷衍孩子,承诺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无论孩子在不在场,都争取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
04、不守交通规则
看看左右无人、无车,就随意乱闯红绿灯,这样不仅威胁自身及他人的安全,也让孩子不重视交通规则,存在侥幸的心理。没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无论出门在外或者在家都很容易遇到危险。
改变建议:
不论是否带孩子出门,都要遵守交通规则。平时也尽量告诉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告诉他,这样做实际上是在保护自己。
05、脾气大,随时发
这首先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增加他的恐惧情绪,也不利于孩子心理建设。同时会让孩子也成为一个暴躁的人,不能很好的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父母的争吵会给孩子提供一个坏榜样,让他学会攻击性行为,如说脏话、粗话。
改变建议:
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是在没办法控制的时候,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随时爆发,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环境。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一个良好的家长人格形象将会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给孩子的礼物是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