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变冷,人们穿的衣服是越来越厚,那么该如何穿衣服,一个穿衣公式在网上疯传,一件比较后的羽绒服相当于9℃,其它款式的衣服也被明码标“温度”,还举了个生动的例子:
如果室外温度为22℃,那么,穿一件短袖T恤加一件薄外套就可以:22+1+3=26,体温将被控制在26℃,就已经相当舒适了。那么,网传穿衣公式是否靠谱呢?
衣服折算温度?不太靠谱
网上热传的“穿衣法则”,将不同衣物的保暖效果折算成了温度:比较厚的羽绒服相当于9℃,薄款羽绒服相当于6℃,厚羊毛衫是4℃,棉背心是4℃,抓绒衣服、薄外套是3℃,厚的棉毛衫是2℃,薄的棉毛衫是1℃。计算方法:如果当天的气温是22℃,那么穿一件短袖加一件薄外套即可:22+1+3=26。26℃,就是身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
乍一看,此法简单易行,只要参照当天的气温,做个简单的加法运算,就解决问题了。但它是否真的有道理呢?其实这一说法有些问题。打个比方,如果当天气温零下10℃,那么按照上述法则,要达到26℃的标准,薄款羽绒服要穿6层才够,实在不太可行。
穿衣戴帽不仅要根据不同季节、天气选择不同衣物,还要依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选取相应布料,才有利于健康。建议大家参考气象台的穿衣指数来选择合适的衣服。因为这一指数是根据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确定的,有一定的科学性。
天冷,衣服最好穿三层
天冷着装,并非越厚越好,穿衣服也要讲究“层”数。厚衣服透气性差,捂得人们容易出汗,出了汗以后,又往往没有可以脱换的余地。
特别是在室外活动的时候,浸透了汗水的衣服,由于缺乏衣服纤维间空气的保暖,会导致热量迅速散失。所以,有的人虽然穿着厚大衣还总觉得冷。
多穿几层稍薄的衣服,保暖效果更好。层数多,层间的空气流通相对较好,即使出了汗也容易干,这就总能保证衣服里面空气的保温效果。一般在冬天,至少穿3层衣服是比较合适的。随着天气的转冷可以适当加层数,切忌只考虑衣服厚度的习惯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