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品牌内衣网

口水泛滥不止是长牙 若伴有这些症状 家长要警惕了

资讯 >

2018-02-05 15:07:04

对于每个宝宝来说,都会有一段口水滴答的时光,配上宝宝萌萌的样子,真是怎么都讨厌不起来,甚至多了几分可爱。但每个宝宝流口水程度不同,有的比较少,有的比较严重,下巴都红红的。很多妈妈都以为宝宝流口水是要长牙的信号,只要做好护理,静静等待小乳牙萌出就好了。殊不知,造成宝宝流口水的绝不止长牙这一件事。

宝宝为什么会流口水?

1、吞咽功能不完善

新生儿时期,宝宝的唾液腺还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因此宝宝嘴里没有多余唾液流出。宝宝长到3、4个月大时,唾液腺逐渐发育成熟,唾液分泌量增加,但吞咽功能还尚不健全,闭唇与吞咽动作不协调,所以会经常常流口水。

2、牙齿萌出

当宝宝长到6、7个月时会开始长牙,牙齿萌出的时候会刺激到口腔内神经,此时宝宝唾液腺也已发育成熟,会大量分泌唾液,流口水的现象就会更明显。

3、食用含淀粉食物

宝宝在添加辅食后,辅食中的淀粉也会刺激唾液分泌(唾液里主要是淀粉酶),使口水明显增多。

4、刺激口腔

还有很多宝宝喜欢吮吸手指,手指刺激口腔,也会增加唾液腺的分泌,再加上宝宝的口腔很小、又很浅,吞咽功能也不完善,还不会咽口水,口水就会渐渐“泛滥”。

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流口水。一般来说,生理性的流口水会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会自然消失,只要做好护理工作,无需过于担心。

不要小看口水的重要性!

对宝宝来说,口水不脏不黏,反倒有很多好处:

①润滑:刚长牙时,牙周难免肿胀疼痛,牙尖又比较锋利,口水可起到润滑作用,防止牙周炎症的出现。

②保持卫生:口水可以使口腔湿润,对萌出的乳牙有清洁作用。此外,口水内的成分,可防范蛀牙的发生。

③促进味蕾发育,增强宝宝食欲。

④有助于嘴唇、舌头的活动,对宝宝学习说话、完善吞咽动作都有好处。

这些流口水的情况要警惕

一般到宝宝1岁左右,学会吞咽口水后,流口水的现象就会慢慢好转直至消失,迟2周岁就不应该还在不断流口水了。如果出现下面这些情况,可能预示着宝宝生病了,家长一定要学会辨别和应对,或者及时就医。

口腔内疾病

如果宝宝忽然出现频繁流口水,吃饭哭闹,不愿进食的现象;或者饮食未见异常,刷牙直喊疼、口角长水泡,那有可能是口腔溃疡或者口腔炎。

扁桃体炎

如果宝宝流口水的同时还伴有发烧、流鼻涕,那可能是咽喉炎或者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往往会伴随着咽喉部的红肿不适,从而导致宝宝吞咽困难。

神经疾病

当宝宝流口水的同时,还伴有行为异常,如昏迷等,那父母就得格外注意了。宝宝有可能是患了神经方面的疾病,如智障、面部神经麻痹等。

宝宝流口水该如何护理

对于经常流口水的宝宝来说,如果口水残留在脸颊、下颌等部位,会刺激皮肤,出现局部皮肤发红、脱皮甚至糜烂等症状。

因此,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宝宝流口水,家长都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

1、宝宝流口水要及时擦拭

宝宝一旦有口水流出,应该马上用纸巾或小毛巾擦拭掉。由于宝宝的皮肤比较娇嫩,擦口水时用“沾”的方式,减少毛巾跟肌肤之间的摩擦。

如果用纸巾擦拭,建议选用婴儿专用手口湿巾,不要用粗糙的干纸巾,也不要用带香味的湿纸巾。如果是用毛巾或手绢,一定要选用质地柔软、吸水强的纯棉材质,用过的毛巾要经常洗烫,并放在阳光下晾晒。

2、勤洗勤涂,勤换勤晒

宝宝流口水流到的部位(脸颊、下颌等),要适当涂抹婴儿润肤霜或其它油脂类护肤品,以保护宝宝稚嫩的皮肤。宝宝口水弄湿的衣服、被褥、枕头等要经常换洗,防止细菌滋生。

给宝宝带上一个口水兜能防止口水把衣服弄脏,这样可减少换洗衣服的次数,妈妈也会轻松不少。口水兜一定选柔软的、吸水性强的纯棉制品,同时还应注意要经常换洗,保持围兜干燥和清洁。

3、不要捏宝宝脸颊

有的人在逗弄宝宝时喜欢捏宝宝脸颊,但这个动作会刺激宝宝的唾液腺,使宝宝流口水的症状加重。因此,宝宝流口水期间,应尽量避免捏宝宝脸颊。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