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教育学家蒙台梭利也说过:“人生的头3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
性格: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基本上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3岁之后变化不大。智商: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在3岁之前就已经完成60%,这时期的儿童脑部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学习:3岁之前是儿童的感觉、记忆和思维的形成过程中敏感的时期,3岁之前的学习活动将事半功倍。身高:3岁之前是孩子身高发展关键的阶段,3岁之前对身高造成的损害将永远无法弥补。
许多人认为,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所以大家都在说,该用妈妈的3年来换孩子的30年。说实在的,挺羡慕、挺佩服能这么做的妈妈们。
但是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要想做到用妈妈的三年换孩子三十年,太难了!离开社会,三年后工作上还会有位置吗?没位置,重新就业,用人单位愿意聘用吗?三年涉及的社保、养老保险等问题怎么处理?在,大多数工薪阶层,夫妻俩同时工作养家已不易,要是只一个人能扛得起来吗?……
更何况,都不尊重家庭主妇。外人当你是吃白饭的,家人当你是免费保姆,劳心劳力,却很少落下好……试问,哪个妈妈甘心放着孩子不管出去打拼?
还不是生活所迫。难道,忙于打拼的职场妈妈就不是“好妈妈”了吗?努力认真的工作、生活,就是给孩子的榜样啊!所以,请不要再给职场妈妈徒增压力了。
设身处地为她们想想吧,别站着说话不腰疼。当然,随着宝宝长大,父母要注重的不再是维生素D什么时候添加,一顿喝多少奶才够这些问题。
而是借助共同生活交流的机会,把自身想要传递给孩子的那些观念输送给他,如同河流留给山川,对孩子造成影响与改变。建议职场父母,忙于工作之余,尽量多带孩子参加社会活动。
让孩子明白不同的环境场合中可以做与不可以做的事情,成为孩子的榜样和给予他尊重,教他懂得人际交往的规则与培养自身价值观。如果实在抽不出太多时间,也尽量每天留给孩子15分钟。
和孩子谈谈天给他讲讲故事甚至一起做家务都可以,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爸妈还是在乎他的、爱他的,给他安全感和心灵上的抚慰。
后也是重要一点:请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健康是人生的资本,孩子的未来你不可缺席。
宝贝,我知道再不陪你,你就要长大了。可暂时来说,如果爸爸妈妈双手搬砖就无法拥抱你,如果拥抱你就无法搬砖。所以,再等爸爸妈妈一下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