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来临,又要进入与蚊虫斗智斗勇的季节啦。宝宝肌肤娇嫩、免疫力低,一旦被蚊虫叮咬,不仅会分分钟疼在儿身,痛在娘心,还可能被传染多种疾病。所以,今天特意为妈妈们带来了“防蚊绝招”,帮宝宝平安度过夏天!
敲黑板!打响“夏日宝贝守卫战”!
蚊子是疾病传播的帮凶,随身携带着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等多种疾病,它喜欢根据汗液气味、温度等来锁定食物来源。夏天,小宝宝新陈代谢快、容易出汗,皮肤娇嫩,并常常自带浓浓奶香体味,比成人更容易成为蚊虫攻击的对象。
拒绝防蚊烂招,避免无效驱蚊!
1、喷涂维生素B1溶液:有实验证明,在皮肤表面喷涂维生素B1溶液,并不会减少蚊子叮咬的次数。
2、浓香植物驱蚊:像夜来香、茉莉、文竹、薄荷等植物具有一定的驱蚊作用,需要大面积摆放才能效果明显。然而这些植物散发的刺激性气味,同时也会影响到宝宝的睡眠和健康。
3、吃碱性食物:有传言说,给宝宝多吃碱性食物,可以让血液呈现微碱性,让蚊子敬而远之。事实上,并没有科学实验证明其功效,而且过多食用碱性食物,还可能会导致宝宝新陈代谢的紊乱。
那么为了让宝宝远离蚊虫,妈妈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物美价廉的“物理隔离”用起来!
对于宝宝来说,安全有效的驱蚊方法是“物理隔离”,比如:给家里安装纱窗,为宝宝的小床支起蚊帐,并常备电蚊拍,随时准备消灭“漏网之蚊”。
驱蚊产品花样多,宝宝使用需谨慎!
对于3岁以下宝宝,不建议使用含有柠檬桉叶油的驱蚊液。如果驱蚊产品中避蚊胺含量超过30%,更不建议给宝宝过多使用。即使偶尔使用,也应避开手、脸和有伤口的部位,并在回家后立刻将残留驱蚊液冲洗干净,以免宝宝误食或损伤了娇嫩的皮肤。
家里不要养蚊为患,远离蚊虫活跃场所!
蚊子会在水中产下幼虫,所以要想家里不“养”蚊子,就得及时处理家里的积水,及时清理垃圾桶、水槽、下水道。此外,带宝宝外出应穿不易招蚊子的浅色衣服,尽量不去草丛和湖边,并避开蚊子活跃的黄昏时间段,随身携带一把扇子,方便驱赶蚊虫。
如果宝宝不小心被叮,伤口处理得注意几点。
A、 如果伤口红肿、瘙痒,可以给宝宝行冷敷,再外涂花露水或复方炉甘石洗剂等。
B 、妈妈们还要监督宝宝,防止TA抓挠伤口,引起继发性感染。
C 、如果伤口红肿扩散,或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应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