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品牌内衣网

幼儿各种疹子的症状及护理大全

资讯 >

2017-02-20 13:34:04

春季,是病毒、细菌活跃的季节,也是孩子们易受各种出疹性传染病侵袭的时期,面对患病后皮肤上冒出的形形色色的疹子,很多家长往往难以辨别。那么,如何通过疹子的特点来识别疾患呢?针对不同的皮肤疾病,又该采取哪些针对性疗法呢?今天的文章小编就和你好好聊聊。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也叫“烧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以冬春季为多。

症状表现:患儿无明显诱因地突然高热,体温一般为39—40℃,但除食欲稍差以外,患儿往往精神较好。

发热3~5天后,体温突然下降,退热后或体温下降时体表开始出皮疹。皮疹为淡玫瑰红色,初起时散在分布,以后相邻近的皮疹可以融合成大片。

皮疹主要集中于头额、颈部及躯干,四肢相对较少,肘膝以下及掌跖部多无皮疹。一天内皮疹出满,一到两天后皮疹开始消退,不留色素沉着及脱屑。

发病期间患儿常合并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少数孩子伴有轻度烦躁、不适及腹泻等症状。

防治措施:

幼儿急疹以抗病毒及对症处理为主,一般不需要什么特殊治疗。

①让患儿多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②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③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④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⑤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注:幼儿急疹一般发病后可获得比较巩固的免疫力,再次发病的很少见。治疗时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主要以针对高热和皮疹的护理为主。

婴幼儿湿疹

俗称奶癣,是一种对牛奶、母乳和鸡蛋白等食物过敏而引起的变态反应皮肤病,它也可能是一种由遗传性素质引起的皮肤病,如果爸爸妈妈小时候患湿疹,他们的宝宝也容易得湿疹。婴儿湿疹一般都出现在出生后1月到2岁这段时间,又以2-3个月的宝宝严重。

症状表现:常发生于双颊、头皮、额部、眉间、颈部、颌下或耳后,也可扩展到其他部位。皮疹形态大同小异,有的婴儿是在潮红的皮肤表面覆有黄色油腻性鳞屑或痂皮,有的却是在潮红的皮肤上散布着疹子与小水疱。

不论哪一种皮疹,都伴有一阵阵奇痒,一旦抓破易引发局部皮肤感染。湿疹经过适当治疗,会很快痊愈,但常常复发,断奶后大多会自行消失。冬春季重,夏季较轻。

防治措施

第1步:去除过敏原

对于婴儿来说,常引起过敏的食物包括牛奶、鸡蛋、花生、大豆、麦子、海鲜和带籽的水果。其中常见的,也是不太容易避免的即是牛奶。从这个意义上讲,尽可能坚持母乳喂养,特别是生后头4~6个月,可以延缓婴儿接触牛奶蛋白的时间。

再者,生后满4~6个月再开始添加辅食。添加辅食从婴儿营养米粉开始。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也存在湿疹问题,母亲应当尽量减少或停止进食牛奶以及相应食品。

  第2步:减轻瘙痒感

减轻痒痛可以避免孩子对湿疹局部皮肤的抓伤。抓伤可以破坏皮肤完整性,既可导致湿疹的加重,又可增加局部感染的机会。减轻痒痛的药物可以局部应用也可口服使用。可以用于缓解宝宝湿疹瘙痒、消除炎症的外用膏有宝宝平安膏等。

第3步:缓解干燥皮肤

防治皮肤干燥是控制湿疹发展的方法。洗澡与预防皮肤干燥矛盾。洗澡过多容易刺激皮肤干燥,但不洗澡又不容易保持皮肤清洁。所以,每日只用温水快速清洗皮肤,可以洗去皮肤上附着的病菌,还不至于造成皮肤表面油脂的丢失。

对于湿疹的婴幼儿,尽可能不用浴液等皮肤清洗剂,同时可选择合适的润肤品,比如宝宝润肤霜等。特别是洗澡之后马上使用,效果更佳。

第4步:选择合适的衣物

过热会增加痒感,并使湿疹加重,所以不要给患儿穿过多的衣服,夜间也不要盖的太厚,原则上患儿要比母亲穿的少,不能比母亲穿的多。

第5步:饮食格外注意

在湿疹发作期间,饮食宜清淡,少吃鱼、虾、蟹等蛋白质及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注:湿疹属于全身性、慢性疾病。尽可能排除引起湿疹的原因,合理使用抗感染和抗炎药物,全力以赴去止痒和保湿。只有采取综合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方案,才能减轻孩子的病痛。

幼儿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各年龄期儿童均可发病,以5岁以内幼儿多见。该病多在冬春季发病,易在托儿所及幼儿园中流行。6个月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亲的抗体,所以发病者少。

症状表现:起病时有轻微发热,耳后、后颈部及枕部淋巴结肿大,有轻度压痛。皮疹见于面部,在此后的2~3天内,布满全身,但手掌和足趾大都无疹。皮疹较细小和稀疏,分布均匀,呈浅红色斑丘疹状。出疹期间体温不再上升,疹退后色素斑痕和脱屑均不明显。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