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品牌内衣网

富养、穷养取决于父母的心态 跟经济能力关系不大

资讯 >

2018-07-18 15:44:21

“三代出”指的不是必须积累三代的财富才能培养出,而是指内心的匮乏感经常要经历三代以上才能转变。不是贫富,而是父母对金钱的态度直接决定孩子将来能否丰盛。

很多父母不愿意痛痛快快地给孩子买东西,花钱的同时反复强调“金钱来之不易”“要珍惜东西,不可以浪费”等,孩子由此得到的仍然是匮乏感,还有愧疚感,将来他跟金钱的关系也将沉重而艰难。

如果父母经常传递的信息是“物质攀比可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可以了,那么孩子未来很可能收入一般,在赚钱上不思进取,同时又物欲难填,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盲目囤积。如果父母持续不断地以自认为正确的理由,强行向孩子传递各种负能量,孩子终会变得如父母一样,被束缚在所谓正确的人生道理之中,活得沉重压抑。

诚实回应孩子的需求

有人问,是不是要满足孩子的欲望?满足还是不满足孩子的欲望,取决于父母的能力和意愿。有能力,也愿意满足,那就轻松愉快地尽情满足,多多益善;没能力,或者不愿意满足,那就直言相告“我暂时没有能力满足你”,或者“我就是舍不得花钱”。父母不需要,但至少要诚实。诚实的父母,即使孩子得不到满足,也会知道那是父母的问题,不是自己配不上,将来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丰富的物质生活。

有一个孩子想要一样东西,妈妈找各种理由拒绝,孩子直接问妈妈:你为什么见不得我开心?

孩子经常能简单通透地看到本质,自己小时候没得到过快乐顺畅,所以现在要跟孩子较劲,让孩子也处处拧巴。王尔德说:“使孩子品行好的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而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年人在让孩子愉快这一点上,都显得出奇的吝啬。就在他们或粗暴或和蔼地夺走那些让我们愉快的事物时,总会不忘附加这样一句——这样做是为了你好。而这真是一句带有说服性的辩词,它终会使我们也同意毁灭自己。”

不要评判孩子的欲望,讲一堆理由证明孩子不应该提这个要求,甚至自欺欺人地说这么做是为了孩子好。孩子需要什么,就是需要什么,这个需要可能在父母眼里根本不必要,但在孩子心里,那就是他想要的。无论父母买或不买,都请尊重孩子的欲望。可以不满足,但不必评判欲望,孩子自己会形成欲望和实现之间的关联。

富养、穷养取决于父母的心态,跟经济能力关系不大。

一些身价千万的父母会给孩子买上千元的童装,因为那是父母想要的。而孩子想要的只是几元钱的贴纸或摇摇车,父母却不愿意买,跟孩子较劲,给孩子制造匮乏感。长期的匮乏感会逐渐凝固成内心黑洞,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容易变得欲壑难填,买再多的名表、跑车也弥补不了。经常跟孩子的需求较劲,见不得孩子顺畅开心呢?诚恳面对孩子的需求,不跟孩子较劲的父母,都会发现孩子的心其实是那么纯净而易于满足。

对孩子来说,快乐不在于价格标签,而在于被父母充分看到和回应。

父母满足了孩子童年的哪些需求,孩子将来在哪些方面就会流动而不执着,有自由去体验更高层次的需求。安全感被充分满足的孩子,在将来的婚恋中不会把“稳定”看作要素;物质需要得到及时回应的孩子,人生追求不会只停留在赚钱层面;各方面被充分满足的孩子,将会自然地绽放绚烂的一生!

父母无论贫富,都可以向孩子传递: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拥有一切的东西。那么孩子未来自然会物质丰盛,而且不执着于奢靡。请不要再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而是与他分享工作并获取金钱的乐趣;请不要再唠叨“珍惜,不浪费”,而是告诉孩子“你值得拥有富足美好的生活”;请不要再向孩子倒苦水“养家多么不容易”,而是讲述你为这个家庭奋斗的自豪和满足。为了孩子将来物质和精神的丰盛,请父母收起自己的沉重和匮乏感,将希望传递给下一代。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