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这样表述:母亲代表大自然、大地与海洋,是我们的故乡。也就是说,母亲作为孩子亲密的接触者,对孩子的安全感有很大影响。但是有一些妈妈,就算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再长,孩子也不会有安全感。不够独立,没有自我,习惯性拒绝和冷处理孩子问题的妈妈。
没有自我的妈妈,不但会被生活牵着鼻子走,还会被自己的老公牵着鼻子走,在一个家庭中容易处于弱者的地位,这样的妈妈在孩子的心中不容易有地位,就算是天天和孩子腻在一起,也不容易让孩子有安全感。不够独立的妈妈,自己事事可能都要依赖身边人,又怎么会获得孩子的信赖呢?所以,这样的妈妈即便是天天跟孩子待在一起,孩子照样不会有安全感。
一个在婴儿期没有建立安全依恋的孩子,一生中都将缺乏与他人建立深入而亲密的关系的能力,内心一直有胆怯与退缩,很难信任别人,这些都在耗费她的能量。
妈妈没有安全感怎么办?
如果你已经成为一个母亲,如果你也感受到自己并没有构建稳定的安全感,可以开始有意识地去弥补自己安全感这一课。让孩子拥有安全感,从建立你自己稳定的安全感开始。觉察是改变的首要。要更加了解自己,我为什么会如此,我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是怎样的,我能做出哪些改变。
我们在依恋关系中的安全感,不取决于特定的个人成长史,而是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成功地对过去的这一段历史做出有意义的理解。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经历过的事情,但可以改变这些事对自己的影响。带着长大的自己看回过去,接纳和理解当时的父母,以及当下的自己。
那么,什么样的妈妈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呢?及时回应孩子的妈妈,生活独立、活出自我的妈妈,正确引导孩子的妈妈都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只有母亲本人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足够时,才会情绪平和,而自信、稳定、成熟、理智的养育态度,才能带给孩子安全而平和的状态。
安全感是一个人基本的需求,当我们觉得安全的时候,才会有自在的生命状态,体验到轻松、愉悦等美好情绪。否则人们会挣扎在恐惧当中,耗费的能量去寻求安全感,很难有精力和心情真正地享受生命。幸运的是,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人,依恋关系都是可以重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