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一些这样的孩子,他们都不会拒绝他人,且处处以自己的退让、牺牲来讨好他人、满足他人的需求,他们屈从自己的意愿来获得别人想要的爱与赞赏等等。这种性格在心理学上则被称为讨好型人格。
图片来自:nsplash
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他们几乎难以拒绝他人的请求,即使是一些无礼的、过分的要求,他们也难以开口反驳。“委屈自己、成全别人”这种事经常在他们的身上发生,不会拒绝他人,成为了讨好型人性的标志。因为不太敢得罪人,所以有求必应,即使知道对方的要求不合理,也会习惯性的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哪怕压抑自己,也要成全别人。
讨好型人格有哪些弊端?
这类人缺乏自信,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习惯抬高别人,贬低自己,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处于弱者的位置,需要讨好他人。因而他们没有界限,不会拒绝别人无理的要求,不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当获得别人帮助时,他们又会觉得受宠若惊,觉得自己承担不起别人的恩情。讨好型人格的本质就是低自尊。
讨好型人格与人在幼年时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如果是下面几类家长,教出的孩子很容易成为讨好型人格:
一、控制欲较强的父母
家长控制欲过强,在家里说一不二,不尊重不理解孩子的想法,完全让孩子按照家长制定好的道路去走。这样做逐渐泯灭掉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长大后人云亦云,认为别人说的就是对的,成为讨好型人格。
二、经常拿孩子去比较的父母
“你看别人家孩子.....”是不少父母常说的话,虽然榜样可以起到激励孩子向上的作用,但也会滋生孩子的不自信,进而贬低自己。
三、很少表扬孩子的父母
孩子很少受到父母表扬,首先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人喜欢,需要去讨好别人才能获得喜爱;其次,这样做也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担心不讨好他人自己就会受到攻击,导致成为讨好型人格。
小的时候我们都希望所有的人都喜欢我,长大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太奢侈的期望,不管怎么做,我不能让每个人都满意。而刻意的讨好也只会降低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价值,让别人产生厌恶。有时间讨好别人,不如踏踏实实做事,自己努力才实在。当你提升自我,变的,变的有价值时,你会发现,其实并不需要你去讨好,他们也会喜欢你。
SAMBEDE三木比迪的品牌灵感,来源于生活在繁华都市的粑粑麻麻们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简约时尚的设计,精致用心的做工以及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