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无论孩子天赋多聪明、I智商多高,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做事也是很难成功的。因此,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对孩子自律能力的培养。那么,家长们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呢?
图片来自:unsplash
1、认识时间
要想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首先要让孩子认识时间。1-3岁的孩子,对时间和数字是没有概念的。所以如果家长们直接对他们说“九点上学,八点起床”,他们是不能理解的,家长们要先给孩子树立时间和数字的概念才行。
例如,家长们可以在开始教孩子们认识数字的时候,在家里布置每一格都有数字的大挂钟,虽然未必要教会孩子们准确地掌握几点几分,但至少可以让他们理解5分钟、10分钟的针走几格。在这种认识时间、感知时间的氛围中,可以帮助孩子开始试着安排自己的时间。
2、 延迟满足
心理学实验已经表明,自我控制能力出现在宝宝6~12个月,而4岁则是自我控制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所以,从孩子很小时家长就要有这种意识,不要总满足孩子的愿望,适当延迟满足孩子欲望的时间。也不要让孩子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注意培养宝宝抵制诱惑、克制自己的能力。
3、家长要学会以身作则,不要一味只要求孩子
不光是培养孩子自律这一方面,小编认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孩子以自己为榜样,因为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这也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没有什么比言传身教更让人来的信服了,家长不要总是要求孩子这样做那样做,自己却什么都做不到。时间长了,孩子反而会将家长的话当耳边风。只有让孩子看着自己自律,他们才会真正学会自律。
培养孩子的自律性,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很好的控制情绪,还能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外界压力,能让宝宝们更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