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品牌内衣网

我今天认识了一个人 我对他“日久生情”!

资讯 >

2018-08-25 12:14:04

二十多岁的我,从年龄上来说,还算是个年轻人吧!每一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当然也有梦想,我们都不想做咸鱼,但是我们总是被生活绊住了脚,嘴上说着“想要怒放的生命”,依然在搬自己不想搬的砖,很多人都是这样,我们甚至很痛恨这样的自己,痛恨自己的不争气……

已经二十多岁的我,其实一直想为的教育做些什么,但一直没有任何行动,嘴上说着想要,身体却一点都不诚实。直到今天,我认识了“丁大卫”。他是一个美国人,但他的终身事业,却是在“支教”。

1969年,丁大卫出生于美国克里夫兰市。母亲是一名中学教师。父亲是一名行政管理人员。大卫大学读的是威廉玛丽大学。大学时,他选修了一门外语——中文。一学,他就迷上了中文。

大三的时候,他来到了——到北大进修古典文学。回国后,他拿到了硕士学位。就在读大学的这几年里,大卫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我想做一名教师。”

去哪里教书呢?“我想去一个特别需要老师的地方。”有一天,大卫翻阅《经济学家》杂志时,看到了一篇新闻报道:“基础教育排名,排在倒数第二。”

大卫的眼睛一下亮了,“的基础教育比较落后,而我学的外语恰好是中文,那我干脆就去好了。”

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下,大卫来到了广东珠海。那一年,是1994年。

一到珠海,大卫就做了一件很奇葩的事。他应聘的学校是恩溢小学,校长给他开工资:“一个月3000块。”大卫跑去问其他老师:“你们一个月拿多少?”

“一千多一点。”大卫立马跑去找校长,“我不要这么多,我要跟其他老师一个待遇。”校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你确定?”

接着,大卫又去宿舍转了一圈。他发现自己宿舍有空调和洗衣机,而其他老师的宿舍都没有。于是他又跑去找校长:“我要住跟他们一样的宿舍。”校长急了:“你是外教,待遇应该好一些。”

大卫也急了:“不,我要跟他们一样。”两人越说越激动,差点打了起来。然后,校长妥协了。

在恩溢教了几年英语后,由于表现出色,大卫当上了校长。当了校长后,他搞了一次英语教师的招聘,总共录取了6个人。录取后,大卫发现——这6个人,竟然5个都来自西北。

当晚,大卫就失眠了。“西北地区的教育很落后,很多好老师又出来找工作了,那西北的教育不是更差了吗?”

第二天,大卫就下了一个决定:“我要辞职,去西北。”其他教师都劝他:“留在珠海吧。”

大卫说了这样一句话:“当老师,就应该到需要我的地方去。”

大卫开始向“西北”广投简历,在简历“爱好”一栏中,他竟然填写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出自。曾为三个人题过这句话,一个是张思德,一个是雷锋,一个是白求恩。

简历投出没多久,大卫就收到了十几封邀请函,比如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但大卫还是选择了西北民族民院。

朋友问:“这个条件并不好,你怎么选它啊?”大卫的理由无比简单:“因为这里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要回民族地区当老师,我觉得这里更需要我。”

就这样,大卫从珠海来到了兰州。学校给他开出的每月1200元的工资。大卫打听了一圈后,知道这个工资比一般教师要高,于是主动找到学校,要求把工资降到900元。学校不同意,坚持要付1000元,丁大卫觉得“四位数”还是太高,几番争执,还是定在了 950元。

关于丁大卫这个“洋教师”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这是一个我一辈子看不完的故事,一时之间,丁大卫这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我不仅仅是敬佩他在支教,我还佩服他这种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我也有,但是我却还是一条没有去翻身的咸鱼作态。

丁大卫有几句话特别的振聋发聩,让我记忆深刻,有人问丁大卫:“你这样做对自己一点好处没有?你的目的何在?”

大卫是这样回答的:“我不想做专家、学者,我只是一个打工的,我愿意来这里服务。不要一说话就是钱,除了钱之外,真的一切都不需要了吗?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的内心,这些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你的心踏实吗?满足吗?平静吗?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你的灵魂,你的内心,是会和你说话的,会问你,你究竟为什么而活?不要忽视这个,不要随便吃一片安眠药,就把这些念头压下去。”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