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路上免不了会遇到挫折。尤其是对1岁以后的小朋友来说,他们的独立意识已经萌发,什么都想自己来,可偏偏各方面的能力都还没跟上。“眼高手低”的他们,自然会被现实狠狠地敲打。这么想来,宝宝也真是不容易啊。面对那么多的挫折,要是憋着不发脾气,一定会得内伤。那么做为父母,该怎么样对宝宝进行挫折教育呢?
让宝宝提前明白:生活常常挫折、失败是正常的事情
孩子在还是婴儿的时候,他是有这种挫折感的,比如费力的一次又一次的去吃手,吃不着,还是锲而不舍的去尝试,直到享受那种快乐的吮吸。再后来,一次一次的去尝试走路,摔倒了又爬起来。
这么说来,其实,是在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慢慢的才变的不能接受挫折,所以,父母的引导很重要,不要随便就把孩子遇到的挫折给解决了,让孩子自己去处理,然后慢慢让他明白,生活中挫折,失败是很正常的,其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从这些挫折和失败中成长。
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宝宝遇到困难时,除了理解和鼓励,我们也要学会尊重他的意愿。如果他真的想放弃,也没什么不可以。“宝宝今天很努力呢,妈妈看到了你的进步。一次不成功没关系,我们改天再一起试一次,妈妈相信你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的,Mua~”
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并建议改天再尝试。这种的环境,父母无条件的陪伴、支持与信任,教给宝宝“坚持就会有回报”的道理。
让孩子知道挫折只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
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不气馁;让他明白,挫折是暂时的,可以克服的。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挫折,所以没走过一个阶段,克服一个又一个的挫折,其实就是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只是每个人对挫折的感觉不一样,所以才会在挫折面前有不一样的表现。
那么从小,我们就要培养孩子的韧性,让他面对困难,有积极的心态,有坚定的决心。总会有一个办法能克服困难的。从小的挫折开始,让孩子自己慢慢的去面对,积极的去处理,然后加上父母的引导,孩子从小就会有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进而慢慢培养出来,克服挫折后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