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18-09-17 10:59:02一直以来蔡少芬的演技和为人是娱乐圈的好榜样,她演过的很多经典的角色,让人深入人心,比起现在的小花旦们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在今年夏天,蔡少芬带着两个女儿参加了综艺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2》。在节目中,娘娘的教育方式,让不少观众大喊:服气!
一、经常陪伴孩子
在节目中,有一场关于陪伴的测试,工作人员让孩子们在玩具和妈妈的陪伴中二选一。其他三家的宝贝都选择了妈妈的陪伴,只有汤包姐妹开心地选择了自己心爱的玩具。
可姐妹俩开心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很久,就遭遇晴天霹雳。工作人员告诉她们:“因为没有选择陪伴卡,这几天就没有妈妈的陪伴了。”
这可吓坏了包子妹妹,她掉着眼泪,委屈巴巴地说:“这个是假的,但我想要跟妈妈在一起,我真的想。”
在后续的采访中,蔡少芬解释说:“她们其实并不清楚陪伴卡的重要性,她们只以为是陪伴。而陪伴的话,我天天都陪着她们。所以,她们觉得没有那个卡,我还是会陪着她们的。”
经常陪伴孩子,生活中的蔡少芬的确就是这么做的。
不少她的圈中好友都曾表示,哪怕工作再忙,家里的一些事,蔡少芬都会亲力亲为。比如,出来拍戏前,家里该缴的水电费、孩子该做的补习课,她都会提前安排妥当;孩子要做的家庭手工,她也会尽量配合。
所以,汤包姐妹之所以选择礼物,放弃妈妈的陪伴,也是因为她们知道妈妈会一直陪伴在她们身边。而这份陪伴,是很自然的存在。
二、舍得让孩子吃苦
身边有不少父母都表示:生女儿就要富养,怎么骄纵怎么来;而生儿子呢,就要穷养,让他从小就接受磨练。
对于这个说法,蔡少芬并不认同。在养育两个女儿的过程中,她坚持让孩子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会舍得让孩子们吃苦。
有一次,节目组安排去山里找周爷爷。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线图,别说是几个小朋友了,连大人看了都会觉得崩溃,可姐妹俩全程都没喊过一句累。
直到快靠近山顶的时候,大家的体力消耗得都比较大。走在前面的包子妹妹弱弱地说了句:“妈妈你抱我走吧。”蔡少芬并没有答应,而是先拒绝女儿,说:“我抱不了你”。然后,再用积极的情绪去引导女儿:“加油努力,我们一起把爷爷找出来”。
听话的汤包姐妹,没有因为妈妈的拒绝而哭闹,而是擦了擦汗,继续往上走。这一幕,让不少观众更加喜欢这对姐妹。她们不骄纵、能吃苦、懂事听话、善解人意,难怪连沙溢都对她们赞不绝口。
三、让孩子自己处理矛盾
只要是二胎妈妈,都会遇到两个宝贝发生矛盾的情况。哪怕是娘娘,也不例外。
在有一期节目中,汤包姐妹都表示自己想坐水上自行车。可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节目组规定只能让一个小朋友坐。
这个时候,蔡少芬并没有充当决策者,由她来决定坐自行车的人选,而是让女儿们自己去商量决定。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蔡少芬说:“很多时候,你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解决矛盾,而不是帮她们分配好。如果分配好了,她们就没有商量的余地,可能让这个满意了,但另一个就不高兴了,这样反而会让自己很崩溃。我会引导她(妹妹),那你自己决定啊,你决定要怎么办?”
果然,在蔡少芬的引导下,包子妹妹真诚又有点为难地表示:“我爱姐姐,我想给她玩,虽然我自己也想玩。”而姐姐也懂事地说:“我让妹妹先坐。”然后,她们通过商量决定:让妹妹先坐。
——这个看似棘手的问题,就这样轻松被解决了。
蔡少芬这种“避让”和“放手”的做法,不仅能引导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还能保持自己客观的立场,从而不会给孩子们造成妈妈偏袒另一方的感觉,不会使矛盾扩大。而另一方面,这样的做法,也能让孩子们学会积极思考,有自己的判断和主见。
四、夫妻相爱给孩子安全感
看完上面这些育儿方式,很多人可能都忍不住夸蔡少芬育儿有方,简直是一本带娃的教科书。但是蔡少芬自己却觉得,“这一切都离不开老公张晋的帮助。”
主持人鲁豫曾问过她一个问题:你觉得维护一个家特别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蔡少芬望着一旁的老公,深情地回答:“夫妻双方是相爱的。夫妻关系好,就是爱孩子。”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的研究表明:婴儿如果能受到看护人的良好照顾,尤其是母亲,如能对婴儿采取慈爱的态度,并且这种慈爱是经常的、一贯的、可靠的,婴儿就会觉得舒适与满足,会产生安全感,能够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信任和期待。
蔡少芬的爱和陪伴,让孩子们获得了一定的安全感。可这份安全感的基础,是张晋和蔡少芬的爱,是他们两个人相互尊重,彼此扶持。
在第33届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张晋凭借《一代宗师》获得zui佳男配角。蔡少芬在听到获奖消息时一度飙泪。颁奖典礼后,她抱着老公,开心得像个孩子。她对他说:“你的努力,你的才华,你的付出,终于有人看到了。”
而老公张晋在台上的获奖感言也很感人,他说:“以前很多人都说我这辈子都要靠老婆蔡少芬,没错,我一辈子的幸福都要靠她。”
夫妻双方相爱,可以给孩子很大的安全感,这大概是蔡少芬的育儿理念中,特别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