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品牌内衣网

孩子便秘是怎样造成的?孩子便秘怎样改善?

资讯 > 童装

2018-10-07 15:58:11

孩子便秘是黄小邪门诊经常遇到的问题。不管是小婴儿还是大孩子,便秘比拉肚子更常见。改善便秘的益处在于“推陈以纳新”,胃肠道容纳有度,只有旧食物的糟粕及时排出去后才能吸纳新食物的精华。

同时改善便秘有助于预防性早熟,假设吃了某些不安全的食物,至少能及时将其排出,不至于在胃肠道停留太久吸收过多。这就是为什么在营养不良和身高促进的治疗中,改善便秘显得尤其重要。

一、孩子便秘的原因

饮食:人工喂养儿(即没有喝母乳的孩子),大便次数一般比母乳喂养儿少,质地较干稠,比较容易发生便秘。如果是母乳喂养儿发生便秘,多与妈妈的饮食结构有关,往往乳母同时也存在便秘。

习惯:较大月龄的婴幼儿发生便秘尚与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有关。

药物:孩子服用了某些药物,如广谱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

疾病:如巨结肠、肛裂、肛门狭窄等,容易造成便秘。

二、判断便秘的方法

理想的大便是:每天都有大便,不硬也不干结。小婴儿一般为糊状便,年长一些儿童可能为软条状便。

判断孩子是否便秘,主要关注大便质地。即使孩子每天都有排便,只要出现大便质地偏干、偏硬,就属于便秘。

如果孩子虽然不是每天排便,但是大便质地不干也不硬,则不叫便秘,而是类似于攒肚的现象,是可以接受的,只需要做好下述的饮食调理、运动锻炼、腹部按摩,而不建议使用药物。

三、帮助排便的方法

发生便秘时,不建议家长朋友急于给孩子使用开塞露,因为长期反复使用容易形成依赖。开塞露应是经过努力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的选择。

那么,该怎样努力帮助孩子排便呢?可以先采取如下措施:

1.饮食疗法

母乳喂养儿一般每日大便次数比人工喂养儿稍多,质地为糊状或稀糊状,不容易发生便秘。所以,有条件母乳喂养的家庭建议尽量坚持母乳喂养。

如果母乳喂养儿大便次数较多,有的甚至每次换尿布都带有一点大便,只要大便质地是以渣为主,不是水样便,就不算腹泻,而是可以接受的情况。

由此可见,儿科医师关注是大便质地,而不是排便次数,会比较积极处理的是水样便或大便质地偏干偏硬。

母乳喂养儿便秘。首先母乳喂养的妈妈应调整饮食结构:建议将乳母每天要完成的奶量500ml全部换成酸奶。如果怕温度太冰,也可选择常温酸奶,比如纯甄、莫斯利安、安慕希等(纯属举例,没有广告)。

乳母宜多吃高纤维食品,如火龙果、猕猴桃、百香果(上述均连籽一块吃)、芹菜、地瓜、玉米、燕麦片、胡萝卜、白萝卜、黄瓜、花椰菜等;少吃辛辣油腻等易导致便秘的食物。

伴有便秘的母亲同时治疗自己的便秘,可晨服一大杯温盐水或蜂蜜水帮助排便。

人工喂养儿便秘。营养正常的儿童,1岁以上可以开始尝试酸奶,但是仍以配方奶为主。注意侧重选择含有益生菌或益生元成分的奶粉。添加的益生菌以双歧杆菌或鼠李糖杆菌(LGG菌)为佳;益生元如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多聚果糖等。

2岁以上幼儿发生便秘,每日需要摄入的奶量500ml可优先选择酸奶,或者500ml全部用酸奶来完成。如果怕温度太冰,也可选择常温酸奶。

润肠高纤维辅助食品。不管是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或是混合喂养宝宝,如果发生便秘,达到一定月龄,都可以加喂润肠的高纤维辅助食品。

满6月龄的宝宝可以选择含有益生菌或益生元的米糊,并逐步添加蔬菜泥(如地瓜泥、南瓜泥、玉米泥、白萝卜泥)、水果泥(如熟透的香蕉捣成的泥)等高纤维食品。

较大月龄可进食火龙果、猕猴桃、百香果(上述均连籽一块吃)、芹菜、韭菜、花椰菜、玉米粥、小米粥、燕麦片粥等有渣有颗粒的高纤维食物。参照辅食添加原则(点击直接查看),如果是宝宝已经尝试过的老食物,也可选取上述2~3种,和谷物一起煮成蔬菜粥或蔬菜面。

如果便秘仍不改善,1岁以上的幼儿可以尝试喝少许的蜂蜜水,同时减少肉类的摄入,以五谷杂粮替代。

2.习惯疗法

帮助孩子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等孩子大一些了,大便前会有特殊的表示,比如正玩得起劲时突然发呆,或来回走来走去,或小脸憋得通红开始用力……此时可引导孩子去蹲儿童坐便器。

宝宝18月龄时往往已经可以表达大便弄脏裤子不舒服的感觉了,此时可以选取天气比较热的时节,开始排便习惯锻炼,争取白天脱离尿布。比如让宝宝至卫生间观摩并大人讲解如厕的流程,每天固定的时间点(参照昨天宝宝排便的时间点)尝试让TA蹲一下坐便器。

家长朋友要多给宝宝备用几条棉质小内裤,有耐心做好1个月的时间里勤换洗小内裤的准备,任劳任怨,重在鼓励引导,而不要强迫或责骂(可怜天下父母心)。

坐便器的选择,如果宝宝不喜欢独立的儿童坐便器,家长可以选择儿童马桶圈,直接套在大人的马桶上,这样宝宝比较容易接受。如图所示,有靠背、有软垫、有扶手,方便向成人过渡。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