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让长辈们不再喂饭,让孩子自主进食。解决这一难题的秘籍,其实就在孩子吃的食物里。
孩子自己吃不了多少东西,一部分原因是他身体需要的食物量小,更多原因在于食物的设置不合理,如碗筷太大、食物太大、食物不爱吃等等,而成人喂饭并不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只要我们把食物做成孩子可以自己吃的大小、形状,并且丰富食物的种类,孩子爱吃,相信他对食物的兴趣会增加?
孩子6~7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吃果泥、或其他用手拿的食物了。那么在孩子断奶初期,有哪些适合制作辅食的食材,它们该如何制作,快来看看吧:
一、哪些食材适合制作辅食:
蔬菜:胡萝卜小条、红薯小块、西兰花小块,都可以蒸熟蒸软。
肉类:白煮鸡蛋(注意过敏)、水煮鸡肉、奶酪、蒸煮三文鱼,确保一定要做熟。
水果:香蕉、芒果、草莓、桃子、梨,剥皮并切成孩子容易用手拿的形状。
这里要为大家科普一个概念——“手指食物”(Finger foods),也就是大小可以让孩子自己抓住,并且送入嘴里吃的食物。在孩子自主进食过程中,手指食物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点。
一旦孩子能够独自完成“看着食物—抓起食物—放进嘴里”这一系列动作,就可以给他添加手指食物了,大概在6-7个月左右即可开始尝试。
1.形状大小
手指食物的大小,一定要符合孩子手和嘴的大小。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孩子的食欲甚至吞咽;也不能过小,要促进孩子进行咀嚼而不是直接吞下。
至于形状,其实只要能让孩子顺利拿起来、放进嘴的形状都可以。刚开始的时候,长条状的食物更符合孩子手部的抓握能力,之后可以慢慢变成块状、片状、螺旋意面等,但不要是球状,容易卡到嗓子。
2.软硬度
给孩子的手指食物,从软到硬慢慢变化。刚开始尝试手指食物的时候,孩子大概6~8个月,这时候他已经能吃泥状食物了,懂得如何用舌头把食物压烂。
这时要给的手指食物,需要“可溶于口”,看起来成形,但用成人手指轻轻一捏就烂。如南瓜、土豆、香蕉、牛油果等。对于比较滑的食物,可以在表面裹上一层米粉,孩子抓起来会容易很多。
孩子8~10个月大的时候,对食物有简单的碾压过程,这时的手指食物就可以加入蒸熟的鱼肉、胡萝卜等,不是一捏就烂,可以有一定的弹性。
到了10~12个月,孩子有了初步的咀嚼动作,会把食物放入单侧嘴巴来嚼。这时的手指食物可以有一些纤维,比如红薯、西兰花等蔬菜。等到孩子1岁之后,再给稍硬些的食物即可。
如果看了这些,长辈们还是觉得孩子自己吃饭不靠谱,坚持要自己喂饭。那么,可以从一开始断奶喂辅食的时候,就给孩子同时提供手指食物,一种食物给一小块。
比如在喂土豆泥的时候,放一小条蒸土豆泥,告诉孩子他正在吃的是这个东西,并且给孩子示范吃“手指食物”,提高孩子对其的兴趣,一般的宝宝会因为好奇而自己拿着放进嘴里吃。
二、“手指食物”,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1.吃饭前,孩子的手必须洗干净。
2.孩子自己吃的时候,必须有家长在一边照看;告诉孩子,只有放在小餐桌上的食物才能吃,以免他随便用手抓玩具来吃。
3. 即便食物很丰富,也要一块一块地给孩子,不要一下子全都放在小餐桌上。
4.加热后的食物,要确保冷却后再让孩子抓,小心烫伤;食物中的小刺、硬物都要再三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