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过一条新闻说,一对嘉兴的父母,从嘉兴开车带着即将上初三的女儿来到上海参加她爱豆的见面会。这事原本也没什么,追星是很多孩子都有的爱好,当初我们都曾走过这么一段时光。
可是在这个父母普遍都有教育焦虑的时代,父母还能专门驱车200公里带着即将上初三的女儿来追星,而不是让女儿留在家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实属父母圈的一股清流。
更重要的是父母不仅不反对孩子追星,反而用实际行动支持女儿的这种为偶像打call的行为,爸爸更是直言:“只要不影响学业,爱好也是需要的,你不可能24小时精神绷紧在读书。”
此言一出,让很多当初追星被父母疯狂打压的网友直呼“别人家的爸妈”。如此尊重孩子追星并愿意支持参与的父母,目前还是比较少见的。
为人父母,没有谁是不爱孩子的,可是很多父母一边爱着孩子一边不尊重孩子,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用爱的名义干着伤害孩子的事情。
《少年说》中有个女孩酷爱跳舞,并且在跳舞方面很有天赋,但就是因为成绩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自己的舞蹈课就被妈妈给停了。当女孩在天台上大声向妈妈请求,希望妈妈能够支持她的舞蹈梦时,台下的妈妈却要求她用成绩来做为交换。
妈妈说如果她成绩能进入全校100名的时候,就同意她继续学习舞蹈。要知道女孩子所在的学校可是一所重点中学,里面高手云集,想要在短时间内达到妈妈的要求,基本上不可能,女孩听完妈妈的要求后,当时就急哭了。
父母总习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干涉孩子的生活。做为一名妈妈,我们当然知道这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可这种爱是不是有点“强势”?太过于强势的爱,注定会让孩子越长越小,成不了一个独立的人。
爱孩子是我们每个父母都有的本能,但是尊重孩子却不是每个父母都有的修养。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自己的感受,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并不是一台机器,只要我们输入指令,就能按照我们设定的程序来。
尊重孩子的每一个想法,认同孩子的情绪,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和价值观去评判孩子,这是我们为人父母都该有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