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作业母慈子孝,一提作业鸡飞狗跳。”家长对于辅导作业的“痛苦”,有着普遍的共鸣,但是,除了孩子本身的因素,有的家长辅导作业的方式也值得商榷。
有的家长在陪写作业时,简直就在“严密监视”。
“这一横要不要写短一点?”
“又错了,能不能想清楚在写?"
一出错,“帮忙”擦掉重来;不会的题目,从头到尾告诉孩子第①步,第二步,第三步……
这样写写擦擦、指手画脚反而打断了孩子的思路,让他们无所适从。家长的辅导甚至会变成一种干扰,它破坏了孩子正在形成的专注力和思考能力,造成了孩子不动脑不思考,凡事依赖的习惯,而且这样搞得学习好像变成了家长的事,导致自己心力交瘁,容易发脾气。
看到这里,可能不少家长有疑惑了,那我到底该怎么做呢?
陪孩子写作业,陪的是“习惯”。家长一定不要本末倒置,忽视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关键要抓住这几个关键的时间点:
一、写作业前:帮孩子理清计划、做好准备工作
在做作业之前,可以通过3个问题先和孩子聊聊看,帮助他整理好当天的作业计划:
问题一:今天作业有哪些?各科作业量有多少?
问题二:你觉得哪一项比较重要?计划从哪一项开始完成?
问题三:你打算怎么完成?
一些不喜欢完成作业的孩子往往会避重就轻,把困难的作业留到后面,导致越拖越不想写的恶性循环,所以,家长在整体的时间安排上还是要进行把关。
另外,有的孩子在写作业时,一会找橡皮,一会找铅笔,一会做语文,一会做数学,这样磨磨蹭蹭,本来1个小时能写完的作业,2个小时也搞不定。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写作业之前一定要督促孩子先做好准备,文具,作业的顺序都需要先安排好。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适当指导孩子做事的顺序和条理。
二、作业进行时:做好示范,不打扰
家长陪伴孩子做作业时,关键是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这时候行为示范显得特别重要。
例如,家长可以在离他远一点的地方看书,或者做自己的工作,这样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和学习氛围,同时也会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家长不要在旁边看电视、玩手机,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另外,建议家长在给孩子讲清楚作业的要求后,让他独立完成作业,即使孩子不懂,有很多问题,也鼓励他先自己思考并解答。
三、作业完成后:督促检查
在检查作业时,家长更多的是扮演督促者的角色,如果发现做错了,先不要着急着指出,而是先让孩子仔细检查一遍是否有错误,多次思考,再询问家长或寻求帮助。
比如,检查数学作业发现有错时,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哪一题错了,而是告诉他错了几道题,需要自己找出并改正,等孩子发现错题后,再和他讨论为什么会错并进行改正。
四、时间管理很重要
针对孩子写作业常见的写写玩玩、拖拉磨蹭的现象,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
1.让孩子分段时间写作业。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在20分钟。可以以20分钟来分段规划时间,让孩子做20分钟作业后,就休息一会,这样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完成作业。
2.要给孩子提供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孩子学习的地方要简洁、整齐,尤其是书桌,不能堆放玩具等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东西。
3.不要认为孩子写作业时间越久越好,一定要给孩子留下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果孩子在合理的时间内把作业写完了,余下的时间就可以让他自由支配,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成这样的习惯后,孩子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