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品牌内衣网

从分房睡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吧!

资讯 > 童装

2018-11-12 16:33:17

孩子和父母分房睡有必要。无论如何,应该在孩子3-5岁期间就要完成分房睡的行为习惯,再晚也不建议超过6-7岁。

否则如果孩子太晚和父母分床,一是容易在心理上和父母纠缠,二是容易由于身体的发育产生羞愧感,三是目睹父母的亲密行为也会给孩子造成愧疚感。

所以分床和分房睡是必须的,那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哪些小窍门可以参考呢?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这么几招儿:

首先是保持黑暗的睡眠环境很重要,宝宝的卧室需要保持的黑暗,不要让他们因为房间里的其它东西而过度兴奋。

而这个黑暗的环境是可以被创造的,你可以选择遮光性好的面料作为孩子卧室的窗帘,图案可以和孩子一起选择。

然后就是睡前给宝宝洗一个澡,在洗澡的时候,就和他们解释接下来会发生的变化。然后再喂一瓶奶,爸爸或妈妈再亲自读一段睡前故事给ta听,然后离开卧室。

将宝宝留在一个黑暗、舒适、安全感十足的地方,然后告诉ta“明早早餐见”,然后就不要再和他们说话了。

当然在你这么做之前,千万不要忘了给孩子解释你这么做的原因,比如你可以在洗澡的时候解释“当妈妈说‘妈妈很爱你,明早早餐见‘的时候,就代表妈妈今天不会再和你说话了”。

每晚说完这句话以后,你就要坚持自己的说法,一定不能动摇!孩子们一定能听懂你的话,但还是会大叫、乱踢、哭闹。

这个时候你必须要保持安静,忠实于你自己说的话——如果ta从自己的卧室跑出来的话,你并不需要再一次把孩子抱回床上或者拖着他们回卧室,然后再重复一遍刚才的睡前准备工作,而是仅仅引导ta转个身,回到自己的卧室。

当你在执行刚才这一系列的行为时,你不再是一个母亲或者父亲,而是在完成一项工作。哪怕之后孩子还会从卧室里跑出来几次、几十次,你也只需要站在卧室外面,看着ta自动转身然后跑回去。

记住,当你妥协的瞬间,当你递给孩子ta要的那杯水,留下一点儿灯光,送上一个额外的晚安吻或拥抱的时候,你也就交出了主动权,孩子会继续逼迫你直到再一次回到你的床上。

让孩子自己睡觉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他们能走路和说话以后。但是如果你能保持安静并且事先给孩子解释了整件事的话,那么只需要3个晚上,不超过一个星期,就会见到效果。

分床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孩子在心理上和父母的分离并走向独立。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安全感和承受力判断,当ta具备了与父母分离的能力,又渴望独立的时候,就可以分房了。当然也不要在孩子没做好充分的准备时就断然实施,以免过度刺激,导致孩子焦虑和恐惧。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