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18-11-28 10:04:36在綦江区永新镇伏牛村有一个汉子,他个子不高,后背也不宽,却十五年如一日,背着母亲去打工。因为背着母亲,他多次找工作碰壁;因为背着母亲,37岁的他至今没有成家。
但他说,母亲在,家就在,无论走到哪儿,母亲就是他的“”。
别人给他介绍女朋友,介绍了五六个都没成;四处找工作,和老板见面首句话就是主动要求工资开低一点,原因都是这个倔强的孝子要照顾母亲。
背上的依靠:背起瘫痪母亲外出打工十五载
“连妈都照顾不好,咋谈媳妇儿?”在王显强的心里,“孝”是为人子女必须恪守的。以至于,别人给他介绍了五六个女朋友,都不了了之。
不是别人看不上他,是别人都觉得他的这个妈现在有点累赘。
王显强家在綦江区永新镇伏牛村。母亲田井贵意外摔倒导致全身瘫痪时,他只有14岁,看着父亲照顾长年卧床不起的母亲,他似乎比别人家的孩子更早成熟,每每放学回家总要给母亲喂饭、翻身、洗漱,本以为一家人就这样平淡度日。
2003年父亲去世,母亲悲伤过度开始不再和外人说话,王显强也被迫接过顶梁柱的责任,只有母亲这一个亲人了,“我妈就是我的全部,是我的!”为了养活自己和母亲,王显强决定背着母亲进城打工。
从那天起,王显强不算厚实的后背就是母亲全部的依靠。
“啷个背?”“背起妈去打工别个不得要你!”“你想得太简单了!”
村里人炸开了锅,有人建议把老人送去养老院,也有人建议寄养在亲戚家,这样还可以让娘俩都过得好些。可王显强不同意,自己照顾母亲久了,知道她不愿与别人讲话,别人也不了解她的习惯,交给谁他都不放心。
所以,他执意走哪儿都要背着母亲,他说:“我有法子”。
“你给我少开点工资。”话一开口,对方老板以为遇到个难得的“实在人”,原来这就是王显强的“法子”。会做衣服的他经人介绍联系到几家小的制衣厂,他和老板说的首句话就让人惊讶。
但随后的几个条件让老板怒了。一是要公司给他们娘俩提供一间宿舍;二是希望住的地方离干活的地方近一点,方便照顾母亲;三是希望可以多点空闲的时间来陪伴母亲。
“本事不多要求还不少!你来打工还是我给你打工哦!”老板听了气不打一处来,这样的应聘者还是见,“走走走!”给对方道了谢王显强无奈转身离开,只是他不知道,这样的场景在此后的十五年中数不胜数。
也不知道是第多少次碰壁后,石桥铺一家制衣厂的老板被他的孝心打动。就这样,他每天五六点起床烧水做饭,给母亲洗漱、喂饭、按摩,等一切都收拾好了,七点多就出门去干活。屋子里有他买来给母亲解闷的一台小电视,每到中午再抽出两个小时回来照顾母亲、喂饭。
在他的悉心照顾下母亲身体开始好转,母子俩过得虽然不算富裕,但工资也够两人开销,生活总算是渐渐好起来了。
背出的希望:亲手为母亲建造温暖的新家
在医院待了将近一个月后,母亲出院了,“还好,妈没事就好。”出院后的田井贵身体没完全康复,还插着胃管,王显强除了每日要把食物打碎注射一些流食来给母亲补充营养外,还要定期去医院做检查,好在,这次他找到了工作和住的地方,都在巴南樵坪。
从山上到医院开车都需要半个多小时的车程,王显强硬生生背着母亲一路步行,原因就是“我妈晕车”。
王显强背着和自己差不多体重的母亲从山上到山下三个小时,再到医院一个小时,换一家医院检查又接近一个小时,往返王显强不记得花了多久,但他说走走歇歇也没觉得啥。
“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有鞋子穿,我妈心疼我怕我着凉,经常背着我上学,现在她身体不好,我肯定要背着她。”王显强一脸坚定,顺手拉起一旁母亲的手,紧紧握着。
倔强孝子王显强的事迹传遍了十里八乡,也感动着乡亲四邻。村里为了便于他照顾母亲,准备给他提供一个环卫工人的公益性岗位,虽然收入不高,但能更方便地照顾母亲。
永新镇伏牛村村干部杨文明说“他一个人带母亲打工很不容易,他的行为也感动了我们,考虑到他是建卡贫困户。我们村上决定给他提供一个公益性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