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品牌内衣网

7岁小孩子弄坏家具不敢回家 想在公交车上过夜!

资讯 > 童装

2018-12-01 17:39:07

一个7岁的小男孩弄坏了家里的窗纱,因为怕妈妈骂他,就求公交司机,希望能在公交车上睡一个晚上。

大家都觉得这个小男孩有些萌萌哒。但一个没有任何自保能力的7岁男孩,深夜还没有回到家中,也可想而知孩子的家人会有多担心。

而这件事发生的原因只是因为孩子怕挨骂。

11月10号,一名16岁的少女因为在电脑前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被父亲责骂了几句,就爬到10楼天台上想要跳楼轻生。

有网友说现在孩子的心灵太脆弱,被家长骂了两句就受不了,竟然还想轻生。

但是我们这些旁观者,永远不知道新闻中,孩子被家长责骂了“几句”是哪几句,也不知道在这几句之前,孩子曾经承受了什么,家长责骂到底有多难听,有没有刺伤到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之爱子,为其计之深远。

其实批评孩子并没有错,错的是家长不该说这三类话,既伤害了孩子,也解决不了问题。

一、家长的批评能有多伤人?

我之前在快餐店碰见过一对母女,小女孩扎着两个小羊角辫,在吃冰淇淋。

因为小女孩吃得慢,冰淇淋很快就融化的到处都是,她妈妈开始还时不时给孩子擦一擦,后面就直接在位置上训斥孩子:

“你看看你,这衣服才穿上就搞这么脏,吃东西的样子像饿死鬼投胎,身上脏兮兮的样子简直就像捡垃圾的!”

小女孩当时就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并且越哭越伤心,这位妈妈也越来越生气,又接着训了孩子好几句……

当时我带着两个孩子,坐得离这对母女很近,如果快餐店还有别的位置,我一定会带着敏宝和仪宝换一个座位。

小孩子的感受能力其实非常敏感,这个妈妈即使不是对着敏宝和仪宝发脾气,他们俩在吃冰淇淋的时候还是会变得战战兢兢,仿佛滴下来一滴我也会像那个妈妈一样,瞬间变身恶魔,对着他们大声嚷嚷。

很多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都像这个妈妈一样,一连串指责的语言成了情感宣泄的出口,变得口无遮拦,很多伤人的话都可以脱口而出。

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公共场合,孩子的自尊心好像也从来不在家长考虑的范畴之内,只要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就立刻开始批评。

宋丹丹带着儿子巴图去《向往的生活》的时候,吃着别人做的早饭,宋丹丹说了一句:

“我生了一个废物,啥都不会干,你看看人家。”

这句话对于宋丹丹来说,可能只是对于自己儿子的一句吐槽,对于旁观者来说,可能只是宋丹丹为了节目氛围而开的一句玩笑。

但是对于巴图呢?

在一个话题和热度都非常高的节目中,被自己的母亲这样说,一个已经28岁的男人,却被自己的母亲形容成“废物”,他的自尊和心情,该何处安放?

“语言虐待”在关系中,可以算是一种隐形的精神暴力,它不仅是有害的话语,还是尖利的语调,可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等他们长大之后,已经记不清自己犯错误的时候,父母都骂了自己什么,但是却依旧可以记得父亲当时的怒喝和母亲尖利的嗓音。

每个孩子小时候都被家长批评过,我也不例外,我已经记不清小时候犯了什么错误,却依旧对父亲的骂声有印象。

可我父亲骂我的初衷并不是用语言暴力我,而是希望我能改正我所犯下的错误,很多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会不自觉走进以下三个误区,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二、轻易给孩子下定义

敏宝有一次不小心打碎了家里的一个花瓶,但是却跟敏仪爸说是妹妹打破的。那天我回家的时候,听见一向对孩子都颇有耐心的敏仪爸对儿子怒喝:

“小小年纪就知道嫁祸给妹妹,你以后长大了说不定就变成!”

这是很多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都会说的一句话,即便说的不是这句。

孩子是犯了错误,但是这个错误在大部分情况下并没有严重到可以给孩子的一生下一个定义。

就好比敏宝撒谎这件事情,我告诉他:

“撒谎不对,更不对的是把事情推给妹妹,自己错误要自己承担责任才可以。”

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应该认识到,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正自己错误的行为。

不妨用客观的语言给孩子讲他到底错在哪里,难听的批评有时并不如好听的道理,和颜悦色也更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三、反复批评孩子的错误

有一个心理学效应叫做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马克·吐温有一次去听牧师演讲,刚开始的时候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就决定捐款,但是过了一会牧师还没有讲完,这让他感觉烦躁。

他就改变主意,只打算捐一些零钱,但是牧师演讲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也越来越不耐烦,然后决定不捐钱了。

我们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是一样,孩子犯了什么错就说什么事情,不要训斥起来就没完没了,也不要把孩子之前烦的错误和现在的错误混为一谈。

就像我们也怕被爸爸妈妈唠叨一样,当我们骂孩子的时间被延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孩子的自我反思就会被“我爸/妈怎么还没有骂完。”

取代,忘记反思自己的错误,只想赶紧应付过去得一个清净。

四、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

我初中的时候,隔壁班有男生打架被请家长,来的是这个男生的爸爸,上来就给了这个男生一脚,然后一路从我们上课的三楼踹到一楼。

几乎全校的人都悄悄趴在窗口看热闹,但是没有人把这件事当一回事,除了那个男生,没过几天男生就和她妈妈一起来办休学手续。

孩子的自尊心是需要家长保护的,家长总是觉得孩子还小,没有面子这一说,但是多大的孩子都有自尊心。

就好像这个男生一样,对他来说父亲的行为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这种丢人的感觉甚至让他不想在这个学校继续上学。

没有孩子可以不犯错误,人都是这样,要从自己犯的错误中学习、成长,既然如此为什么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不能多一些耐心,对孩子的错进行指导呢?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