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我国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45.7%、初中生为74.4%、高中生为83.3%、大学生为86.4%。”
其中85%-90%为近视眼,全国近视眼中小学生预估超过1亿人。
近视不是一天练成的!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家长们不得不防啊!
宝宝近视是怎么搞的?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刚出生的婴儿视力是很差的,基本只能看见30cm 以内的物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才逐渐发育起来。
北京和睦家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吴云艳说:婴幼儿眼球小,眼轴短,所以普遍存在远视,婴幼儿的远视眼可认为是生理性的,我们称之为“远视储备”。
也就是说,孩子天生都是远视眼!
孩子远视眼度数的正常范围:
3-4岁:远视250度以内;
4-5岁:远视200度以内;
6-8岁:远视100度以内;
9岁:正视眼(也就是通过视力表检查,远近视均≥5.0)。
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眼球逐渐变大、变圆,眼轴变长,这种生理性的远视会自行消退,无需矫正,过度矫正反而可能造成孩子提早近视。
若“远视储备”流失过快(如3岁时,远视眼度数只有100度),或者过早消失(5岁时视力就已经达到5.0的正视眼),则可能预示是近视眼,麻麻们需要注意哦!
导致近视的原因有很多,有研究显示,遗传、睡眠时间、电子产品的使用、户外活动时间、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等均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危险因素。
一、预防近视有什么办法?
1、减少电子设配使用时间
a.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8个月以下的孩子不要玩电子产品。国家卫健委建议2-6岁儿童每次玩不超过20分钟,每天不超过1小时。
b.但是相信每个家里都有一个见到手机比见到亲妈还亲的熊孩子,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从小就要给孩子建立规则。
c.首先作为爸爸妈妈就要做好榜样,减少在孩子面前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
d.另外在孩子看电子产品看得入迷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孩子,每隔20 分钟让眼睛休息一下。
2、注意环境因素
a.虽然学龄前的儿童很少近距离写字看书,但也有不少孩子看绘本,也要注意不在光线过强、过弱、忽明忽暗的地方看,孩子长期待在太亮或太暗的环境,对眼睛会有很大影响,增加近视的风险。
b.另外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屏幕也不要过暗或过亮,与环境的灯光差不多就好,睡前也要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屏幕光线会影响睡眠。
3、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a.研究表明孩子在户外的时间越长,发生近视的风险越低。
b.经常户外活动可减少室内用眼时间, 而且,户外活动和自然光线可促进不成熟的视力的发育。
c.因此, 为了儿童的视力健康, 应该适当地延长学龄前儿童的户外活动时间。
4、持续对孩子进行视力筛查
a.美国儿科协会提出儿童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可以做视力筛查,包括刚出生新生儿以及所有健康的婴儿和儿童。
b.婴儿和儿童的视力筛查应在保健卫生部门检查。
c.美国眼科协会建议的儿童视力筛查年龄段分别是出生后至3个月,6~12个月,3-5岁时,每年体检时做一次眼部筛查。
6岁以后,每隔一年做一次眼部筛查。一旦有近视的苗头,及早干预和治疗。
二、防蓝光眼镜有用吗?
目前市面上关于防蓝光的产品层出不穷,防蓝光眼镜、防蓝光贴膜……,去眼镜店配眼镜时,总有导购员推荐你去选择防蓝光眼镜。但蓝光到底对眼睛有没有伤害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眼科主治医师张瑞在健康报上指出,目前临床上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蓝光对眼睛会造成损伤,这么多年也从未遇到这样的患者。
短波蓝光在进入黄斑区域前,先被角膜过滤掉一部分,紧接着还要被晶状体滤掉大部分,然后只剩下小部分。
再加上蓝光对眼睛的损伤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不会急性发作。
因此蓝光虽有害,但不会必然导致眼睛损伤,不必太过恐慌。
所以,与其研究要不要带防蓝光眼镜,多在日常做些防护显得靠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