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们总是离不了手机、电视、电脑、ipad等各种电子产品。但对孩子来说,很多父母还是会对电子产品近而远之。
一、电子产品功与过:哄娃神器?还是伤娃利器?
正在哭闹的孩子拿到手机就会立马就止住哭声,接着就开始幸福的玩耍。
为了让孩子不哭闹,父母会给孩子手机,但同时也担心长时间看电子产品会导致孩子视力受损。
但是,不当使用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远不止视力受损。
1、会阻碍孩子进行主动思考。
孩子看电视时,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画面和信息,而不会主动去思考和想象,阻碍孩子的认知发展。
2、易导致语言发展迟缓。
有人说,看电视孩子也学会了不少词。
但语言能力的发展需要表达,能与人进行交流和互动能更好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如果长时间看电视或者玩手机,他就不能学会如何表达和沟通。
3、易让孩子变得冷漠孤独。
孩子要看要玩时,父母总是一味制止,那势必会产生亲子矛盾。
孩子的情绪也会变得很不好,再加上孩子如果长时间和电子产品在一起,就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发展,变得冷漠孤独。
二、电子产品为什么招孩子喜欢:问题在孩子,还是在父母
看到孩子的神情,我们就知道孩子到底有多爱电子产品了,为啥孩子会如此着迷呢?
1、手机梦迅速回应孩子
孩子想让爸爸一起搭积木,可爸爸一直在讲电话。
好不容易讲完电话了,孩子说,“爸爸,你和我一起搭积木吧。”
“你自己玩吧,我在这陪着你呢!”爸爸头也不抬地跟孩子说。
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这样的场景里,父母不能专注地陪伴,也不能孩子一起玩和交流,孩子的需要总得不到满足,那孩子当然更愿意去玩只属于他的手机了。
2、进步能得到鼓励,错了不会有责骂
那就是不断的肯定鼓励,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在很多游戏里,只要每获得一点小的进步,都会得到奖励,这会让孩子更想玩下去。
因为在现实生活里,大多数孩子做对了都会被看作是理所当然的,而稍有一点差错就会被骂被指责。
相比而言,孩子肯定更喜欢电子产品了。
对于成人来说,总会在虚拟世界里找到满足感。孩子也一样。
也许,现实离想要的太远。
三、远离电子产品真的吗?
孩子总离不开电子产品,父母往往会担心:如果孩子沉迷电子产品,要怎么办?
比如你家里不放电视。
当你带上儿子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吃饭前很自然地打开了电视。很肯能他会一直盯着电视,根本不想吃饭,要一直守着这个从没见过的“新鲜玩意”。
1、孩子会跟别人无话可说。
上幼儿园的田田很苦恼,好朋友都不和他玩,因为他们都在讨论刚看过的《奥特曼》,田田却从未看过,只能无话可说。
2、会影响亲子关系。
而我认识的一个高三孩子的妈妈,她常常把手机藏起来,断了家里的网,或者各种威胁女儿,然后搞得两人近2个月没说过一句话,母女关系可想而知。
在《少年说》中,有个女儿也喊话妈妈,“你不要再藏我的手机了。”原来她发现妈妈会把手机藏在花盆里,甚至马桶里。
所以,完全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是不现实的,藏起手机,关掉电脑就也不能解决问题。
四、电子产品的4个基础玩法:不沉迷,有节制
1、以身示范,更有节制地玩
你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你想让孩子少玩手机,少玩电子产品,那就要先管得住自己。
如果让父母完全不玩手机也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每次都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时间,那对孩子来说就是好的示范。
比如,在孩子小时候,我会特意说给孩子听。
“哎呀,我好想再看一会电视呀,可我现在我要停下来了,因为已经看了半小时了,真觉遗憾呀。”
这不只让孩子看到了我的选择和示范,更让他知道,不能一直看的遗憾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
2、多陪孩子,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电子产品本身的特性只是让孩子迷恋的外因,而需要父母陪伴,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很重要的,才是孩子迷恋电子产品的内在原因。
孩子需要你的陪伴,而如果你不陪他,他会无聊或者觉被忽视,那也就只好去手机或者电视里获得慰籍了。
3、你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①与孩子一起阅读。
小一些的孩子你可以读书给他听,大一些的可以各自读自己的书。
②陪孩子做游戏。
无论是什么,只要你们可以互如,如果你想不出玩什么,就跟随孩子,看孩子想玩什么。
③和孩子交流。
说一说你遇到了什么趣事,也听听孩子发生了什么。
④即使要看电视,你也要有方法。
可以陪孩子一起看,和他一起讨论剧中的人物,然后一起模仿,孩子一定乐意这么做。
4、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而不是被父母掌控
美国儿科医学会建议2岁以前的孩子,要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
2岁以上的孩子,每天使用时间也一定要有所限制,所以要和孩子制定一些使用的规则。
比如:对于大一些的孩子,你可以和他一起商量规则。
这事不能只是你说了算,也不能只针对孩子,你们可以一起讨论,得出一个合适的时间和频次。
孩子参与了这个过程也会更愿意执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