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哪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比较难带?当然要输宝妈特别有发言权,她们一定会说,一岁之内的小宝宝们特别难带吧!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一岁以内的小宝宝还不会说话,不管有什么需求,都是哭哇哭!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言不合就哭,一天还要不少次。
那么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为什么这么喜欢哭呢?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是身体疯狂发育的阶段,这是宝宝身体的猛长期!
猛长期在一岁内宝宝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一般在宝宝出生后6周内、百天左右、六个月以及九个月的时间段出现。猛长期会持续两到三天,有时会持续一周。
一岁内宝宝如果出现以下这3个“异常”,就说明猛长期到了。
家长莫惊慌,也不要错过这个猛长期。采用合适的方法照顾宝宝,能够让宝宝在一年内的身高发育都上一个新台阶,赶超同龄人。
一、吃奶次数变频繁,好像总也吃不饱
闺蜜家的宝宝就是这样,吃奶次数明显变频繁,好像总也吃不饱。
平时宝宝吃完奶,哄一哄就能安然入睡。但现在吃完了还意犹未尽的样子,不肯玩也不肯睡。非要闺蜜轻轻拍好一会儿才入睡。
宝宝到了猛长期,身体需要的营养变多,吃奶量也相应增加。如果妈妈的母乳量没有及时跟上,宝宝就会有“吃不饱”的感觉。
二、吃奶时烦躁不安,吃一会儿又丢开,丢开又吃
不管是喂母乳还是喂奶瓶,猛长期的宝宝都会在吃奶过程中变得很烦躁。
有时他会就着奶嘴猛吃一顿,但有时会不耐烦地把奶嘴吐掉,头扭到一边。
如果家长以为是宝宝吃饱了,把奶瓶拿开,会发现宝宝又开始哭着找奶瓶。喂一顿奶的时间明显变长,会让家长疲惫不堪。
宝宝处于猛长期,神经系统也在逐步完善。这时候不成熟的神经中枢发出的不稳定信号会刺激大脑,造成烦躁情绪。吃奶时烦躁不安就是这个原因。
三、夜醒次数增加,白天的小睡也变得不规律
很多妈妈反映,宝宝本来睡得好好的,每天白天小睡和夜睡都很有规律,但有段时间突然变得不正常起来,可能就是猛长期到了。
猛长期内的宝宝,因为肚子饥饿,夜醒次数增加。有的宝宝本来夜里能睡整觉也不睡了。有些宝宝白天小睡时,因为身体消耗大,容易饿而变得频繁醒来。
宝宝处在猛长期,家长莫担心,母乳喂养的妈妈,一般母乳量会随着宝宝需求而增加,妈妈要做的就是多喝水多储备。
奶粉喂养的妈妈要适当增加奶粉量,同时要更耐心些,理解宝宝的烦躁,帮助宝宝度过猛长期。
可能设计师们大多都是像Karan一样的“恋肩癖”,所以近几年来,时尚圈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花样露肩”,性感又chic的一字肩(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