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17-02-27 12:11:04现如今由于家庭结构和其他因素使许多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会礼让,不懂得怎样和别人友好交往,给他们的行为习惯及个性形成带来负面影响。幼儿期模仿力强,是行为习惯培养的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育,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及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做为幼儿的父母应该从幼儿早期就让他开始学习文明礼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充和深入。
0-1岁
虽然孩子还不能说出确切的礼貌用语,但已经对爸妈的礼貌行为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父母对孩子微笑,或者握着他的小手边摇边说“你好”,孩子会表露出愉快的情绪;观察久了,他会模仿成人的样子露出灿烂的笑容,有时也会摆摆手表示友好。因此,父母不要以为孩子不会说话而忽略对他的礼貌教育。
1-3岁
孩子已经能说出“你好”、“再见”、“谢谢”、“请”、“欢迎”、“对不起”之类比较简单的礼貌用语,父母可以根据情境教会孩子使用这些词汇。有的孩子语言发展稍微缓慢一些,但并不影响他对礼貌的理解与学习。父母可以辅助肢体语言示范一些礼仪,例如作揖表示“你好”和“谢谢”,拍手表示“欢迎”、用摇手表示“再见”等,都是很好的礼貌教育。
3岁以后
孩子要上幼儿园、交朋友接触的人多了活动范围扩大了,比如平时逛公园、看演出、串门儿、接听电话以及参加一些公共场所的活动,对礼貌的理解和学习也大大丰富起来,宝宝可以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表示各类场合的礼仪。文明礼貌教育无处不在,父母应抓住教育时机,及时丰富和培养孩子的礼仪行为。
在孩子的健康成长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事情父母都要认真对待,“礼貌待人”,没有难以理解的深刻道理,也没有太复杂的操作技术要领,都是举手之劳、顺便顾及的小事,但是要养成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进而形成文明礼貌的美德,父母就必须要把它当作一件“大事”来看待,而且要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