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品牌内衣网

孩子天生就是破坏王 我该怎么应对?

资讯 > 童装

2018-12-16 15:12:17

前段时间《破坏王2》不是上映了吗,看完之后我真的忍不住说这简直就是我家大宝的卡通版。

当我看到主人公在故事里大闹互联网世界的时候,仿佛看到了大宝在我面前拆玩具车的场景。

当即血压飙升,不得不说当妈之后看电影都要谨慎,一个不小心就容易“触景伤情”。

大宝搞破坏这件事情说起来可话长了,记得那是他一岁多的时候。

老母亲我在经历了人类幼崽一年多的高强度“折磨”之后,本以为学会说话走路之后就天下太平了,但现实告诉我人类幼崽言败,败的只会是老母亲我。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说个子不大,但奈何“心比天高”什么东西都想上去摸两下,往往还掌握不住力度,就变成了“拆家现场”。

面对一地狼藉,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叫猪队友收拾一下呗。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宝宝的破坏行为可分做“无意破坏”和“有意破坏”。

1~2岁的孩子因为肢体协调能力尚未发育完全,分析判断能力欠缺,对时间、空间、力度的把控都不是非常准确,因此有时候出现的破坏行为属于“无意破坏”。

当孩子的肢体协调能力逐渐发育完善之后,就会开始出现一些“有意破坏”行为,例如拆玩具、将堆好的积木推到,或者是正在和小熊玩偶玩耍,但却突然撕扯丢弃玩偶。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破坏行为并不是毫无理由的,宝宝的破坏往往也是思考的过程。

好奇心驱使

好奇是促使宝宝探索世界的第—动力,他们的行为准则上大概只有两句话:

“那是什么?”

“我饿了。”

前者让他们了解世界,后者为了解世界提供动力。

但往往在探索的过程当中会不小心造成额外损失,我家大宝每每好奇心上来的时候,不是打翻了他爸的电脑就是弄坏我的口红.

一回两回我还能笑着面对,保持表面的和蔼母亲形象,但是次数多了我的小钱包以及暴脾气就不允许我保持这样的耐心了。趁早将贵重物品收拾起来,陪着孩子探索世界才是上策。

为什么我做不到

小孩子天生模仿力强,看到大人做什么就像这自己也尝试着做一下,但是孩子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

孩子们想要像爸爸那样能够取到高处的物品,又像像妈妈那样娴熟地扫地拖地。

但事实情况是够不到高处的物品,反而打翻了其他东西,想要拖地反而弄得房间都是水。

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并且做出正确的引导。

吸引注意力

对于宝宝而言,家长的注意力尤为重要。

一旦他无法获得想要的注意力就有可能通过破坏行为迫使家长将目光转移到他们身上。

哪怕通过这种方式换来的关注是家长的责骂,孩子们也心甘情愿。

所以当孩子突然莫名其妙发起破坏行为的时候,家长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破坏行为是再正常不过的,家长不必要为此焦头烂额,需要做的是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孩子正确地引导。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