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孩子考试没考好的时候,家长问及,听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如果简单地把过错归结于粗心,就会掩盖真正的原因。
这样容易让家长和孩子都忽视实质的问题,无法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
粗心,因为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所谓熟练度,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成年人,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每一题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
粗心,因为孩子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还有一些题目,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
但很可能是他们只看过 1-2 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并未深究。
粗心,因为孩子的习惯有问题很多孩子写作业不认真、不检查、不喜欢打草稿、不肯写步骤等,也都是习惯的问题。还有书写习惯等,也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
还有的孩子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但容易错,还会导致按步得分时得不到前半部分应该能得到的分。
粗心,因为孩子做题准确率不高家长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时,每个词是一次输入正确,还是不断删除修改?
这个也是准确率的问题。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