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19-01-07 15:37:10许多家长们在给孩子买鞋的时候也是“外貌协会”,看着酷帅的男童鞋、bling~bling~的女童鞋,不分三七二十一就买下来了,殊不知,儿童鞋子分很多种。
买了不合适的鞋,可能会磨脚,走路不舒服,影响走路姿势,引起甲沟炎。再严重的就是会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引起像O型腿、X型腿、足内翻、足外翻等常见的足部畸形。
这~~么严重!
专家指出:“错误的鞋对宝宝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它将会影响宝宝一生。”夏天鞋子薄,相对来讲比较好选。那么冬天的鞋怎么选呢?
1、这几种鞋不要选
过大的鞋
有的伙伴们总觉得孩子小脚丫子长得快,买鞋的时候买大点,能多穿几季。
可以说是很“可持续发展”了。但是长期穿过大的鞋子,宝宝为了带起来过大的鞋,就会不自觉地外八字走路,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O型腿。
过小的鞋
鞋子太小也有问题。穿过小的鞋子,宝宝的脚趾在鞋子里一直是蜷缩的状态,鞋子一直顶着脚指甲,很容易引起甲沟炎。除此之外,因为总蜷缩着脚走路,还容易引起X型腿。
二手鞋、太厚的鞋
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你饿,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有些伙伴们总害怕冻坏宝宝的小脚丫,所以冬天的鞋使劲的挑厚的,恨不得往里絮两坨棉花。
其实,宝宝冬天的鞋没必要太厚,和咱们大人穿一样的厚度就好了。宝宝的脚爱出汗,捂着不舒服的。
高跟靴子
现在商家为了迎合家长的审美,会出一些给女宝宝穿的高跟靴子。这种鞋子就是中看不中用。
宝宝的骨骼还没定型,鞋跟过高,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宝宝的腿部、脊椎要承受额外的压力,而且脚一直处于倾斜的状态,也会影响脚趾的发育,可能会造成脚拇指外翻。
2、冬天选鞋的原则
说完了哪些鞋不能选,接下来我们说说给宝宝选冬天的鞋,有哪些原则。
保暖,这一点是基本的。
虽然钱包里不一定有钱,老婆饼里不一定有老婆,但是宝宝冬天的鞋里一定得有绒毛。还是那句话,鞋子的厚度和成人的差不多就行。除了鞋子内里要有绒,鞋子的表层表面也要选像真皮等保暖透气性好的材质。
防滑、软硬适中
对于鞋子的软硬程度,每个人的主观感受都是不一样的。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工程师,儿童健康鞋专家丘理在《一双好鞋》中,是这样定义的:
一折:鞋底弯曲部位要在前部约三分之一处。如果不到三分之一,说明鞋子偏硬;如果超过三分之一,说明鞋子偏软。
二捏:鞋子的后帮和前头要硬;如果很轻松就捏的动,说明硬度不够。
三拧:对拧鞋子不易变形。对拧,大概就是拧麻花的手法,如果拧完发现鞋子的形状回不去了,说明鞋子不合格。
四按:手按鞋内部前脚掌部位,太柔软的话不要选。
五闻:闻鞋子有没有异味。如果有异味,就直接pass掉吧。
3、怎么确定尺码?
了解了什么鞋不要选,选鞋的原则是什么以及怎么挑鞋后,接下来我捎带给大家说说到底怎么确定宝宝脚丫子的尺码。
TIPS:
冬天记得让宝宝穿上袜子,再量脚。量脚要让宝宝站着量,脚丫子放平,脚趾舒张。躺着量出来的数据不太准。
好的方法是让宝宝直接去店里试穿。试穿时保证脚趾前方有1cm左右的空隙,按压鞋帮如果明显能摸到宝宝的小脚趾或者骨头外侧,说明鞋子有点窄。
一般来说,鞋子要比脚的尺码大0.5~1cm,冬天的鞋子比脚大1cm。
4、这两种常穿的鞋要注意
有不少伙伴们冬天习惯给宝宝穿雪地靴或者一脚蹬的运动鞋。这两种鞋在冬天应该是比较常见的了,所以我单挑它俩出来和大家说说。
雪地靴
雪地靴鞋底太平,里面放垫一个鞋垫。鞋垫选运动鞋垫,后跟稍微带一点厚度就行。
尽量不要选带绒的鞋垫,宝宝的脚丫子容易在里面打滑,也不要选所谓的足弓鞋垫,不利于宝宝足弓的发育。
别让孩子长时间穿雪地靴有报道说雪地靴甚至能致残。虽然结论有点夸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穿雪地靴!
雪地靴虽然确实很可爱,不过它的设计和普通的童鞋有很大不同。因为这样的设计,也有可能带来对宝宝身体不利的影响:
肥大——可能造成软组织损伤
走路时宝宝的小脚在鞋里会有一定的滑动,每走一步路重力都会沿着足部向周围散开,久穿会对宝宝脚底的筋膜和软组织造成一定损伤。
完全平底——可能造成平足
雪地靴鞋底通常是平的,1岁左右的宝宝刚学会走路,穿着后极容易摔跤不说,1~3岁的宝宝足弓还处于发育阶段,需要有一定的鞋后跟来支撑,否则,足弓将失去支撑,时间长了就可能造成平足。
大家要记住,尽量不要让宝宝长时间穿雪地靴,到家或到幼儿园就及时换。
一脚蹬运动鞋
这种鞋子有个bug,就是无法调节鞋面,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宝宝脚丫子的肥瘦程度和鞋子的肥瘦程度是不是贴合。所以,带宝宝去店里直接试穿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