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往往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压倒性地位。这种情况下,家长很难建立与孩子的亲密关系。那怎么办呢?
要想与孩子建立有意义的伙伴关系,我们就需要开发自我,彰显本质的自己。当我们的觉悟提高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等级关系也就随之解体,也就与孩子自然地实现了平等。
远离自负的行为,忘掉所谓正确的行为是怎样的,理想的状态又该是怎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居高临下的姿态。
父母同儿女的关系中存在一个误区:应由父母单方面对儿女施加影响。这个误区如今已经被打破,回环式的互动关系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由此我们发现,孩子对我们这些成年人的继续成长也有贡献,而且相比于我们对他们的成长贡献来说还要大些。
儿童往往以“从属”的面貌示人,很容易受一时冲动的影响,而且往往要听凭父母左右自己的言行。
如此看来,孩子似乎处于弱势地位。然而这种弱势中恰恰蕴含着一种潜能,它呼唤着父母,要求他们作出较大限度的角色转换。
如果我们将教养孩子的过程看做是一个精神转型的成长过程,就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心灵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承载转型过程中学到的种种经验与教训。
孩子可以促使我们提升,让我们获得更深刻的感受;理解了这一层,我们将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