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经常会碰到一些家长,孩子只要一发热就给服抗生素(俗称消炎药),家长认为发热就一定有炎症,服消炎药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发热不一定都是有炎症,即使有炎症,引起炎症的致病微生物不同,抗生素的选择也有很大差异,如果选择不当,不但起不到消炎的作用,反而会有很大的副作用。
所以家长应了解一些抗生素的知识,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对孩子的4大危害
1、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形成耐药病菌
如葡萄球菌在长期接受青霉素后,产生抗青霉素的水解霉,破坏青霉素,从而形成一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给临床治疗增加了困难。再发生这种疾病时,这种药物对这种疾病的疗效就会大大降低。
2、导致肝肾功能受到侵害
抗生素主要是通过肾脏和肝脏来代谢,在代谢的过程中会对肾脏及肝脏带来损害,孩子的各个器官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容易遭受到抗生素带来的伤害。生活中常见的抗生素也会引起儿童耳聋或者抑制骨髓生长。
3.引起双重感染
正常机体的消化道、呼吸道及生殖泌尿系统内寄生着多种细菌,这些细菌之间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共生状态。
如果长期或大量乱用抗生素,会使敏感的细菌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而不敏感的细菌大量繁衍,产生新的感染,即双重感染。这种感染多是由于滥用广谱抗生素药而引起的,而且治疗比较困难。
4、破坏儿童免疫力 抗生素杀死细菌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模仿细菌所需营养成分的结构,让细菌“吃掉”抗生素,使其不能再获得其他营养,把细菌“饿死”。
温馨提示
孩子生病,必须使用抗生素时,应首先选择口服剂型,其次是肌注,然后才是静脉点滴,以减轻抗生素对孩子身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