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品牌内衣网

《何以为家》 | 愿每个勇敢的孩子都被世界温柔以待

资讯 > 童装

2019-05-04 15:33:36

“我想起诉我父母”

“为什么要起诉父母”

“因为生了我”

电影(《何以为家》)的开头便以这样的场景对白呈现,我相信很多人同我 一样,心里都会有疑问小孩子为什么要起诉自己的父母。这是通常陪自己的宝宝在玩过家家、话剧演出,游戏么?

答案,显然不是

电影(《何以为家》)以倒叙的方式,自然舒缓的节奏,去呈现一个12岁男孩子的生活,似乎所有的不美好、欺凌、压迫、社会中丑陋的一面。

       都让一个本应该在父母呵护、关爱之下成长的孩子,拿起冰冷的刀器去为妹妹报仇,去刺杀自己的“妹夫”。

碎碎念的母亲、懒惰的父亲、没有温度的家、黑心的商人、逃脱束缚去摆脱 “所谓”的命运却连自己的身份都证明不了,不到12岁便开始打工养家,没有童年,只有去

忍受,生命当中一抹色彩也随妹妹的出嫁一并消失。

当听到母亲说,他将会再有妹妹或者弟弟的时候,冷冷的骂道“畜生”或许将又一个无辜的生命去重复自己的生活,像自己、像死去的妹妹。

影片中大部分故事都是小男孩的亲身经历,为了逃避战乱的叙利亚人, 2012年到了黎巴嫩,生活在首都的贫民区。2016年被导演娜丁·拉巴基在街头发觉。当时12岁他没上过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小男孩赞恩一家在联合国难民署的帮助下,在2018年8月搬到了挪威开始新生活。就像影片的后面,小男孩有了自己的身份。

曾看到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一段话:

“你的儿女

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

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不同的背景、环境,所有的爱都一样,只是语言的情感表达不同,在《爸爸去哪儿》中杜江读给嗯哼的一封信。

(《给我的孩子》作者:海桑)

“没想到你竟如此的小

简直是一条软体的虫子

当我伸出偌大的双手

却不知该如何拥抱你

你见我,

就面似老人,就满脸皱纹,

你究竟走了多长的时间

多少的路

才从生命的源头

跌入我的手中

你冷不丁发出一个声音

把自己轻轻吓了一跳

你原本想笑来着

却没有笑好,哭起来了

全乱套了

吃饭和睡觉

白天和黑夜

生活得重新安排

现在几点了

满月了

给你剃个光头

留下第1缕头发

用一根红线系好

放进你的相册

等哪一天你也老了

还能看看它

就像谈恋爱一样

我又开始说一些可笑的话

啊,大高楼好高

啊,大苹果好大

上一回是你妈妈笑了

这一回是我笑了

我三十岁了,你三个月了

我抱着你,你也抱着我

身后那个偷偷爬上来的孩子

是叫月亮吧

我仿佛也是看见它

把整齐的都弄乱了

把干净的都打翻了

你便快乐的笑了

突然间有个想法

想自己一夜之间变老

这样就能看见

你长大后的样子了

你不是我的希望

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你可以做一个全新的梦

那梦里不必有我

你我也只能成为对方人生的某个部分

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

我爱你,仅此而已”

同样的时代,却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和平 · 家 · 爱,愿我们珍惜现在的一切,愿所有的孩子都被温柔以待,像 LIXER 林馨儿一样,勇敢成长。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