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都希望家里孩子听话懂事,不添乱,不顽皮,但事与愿违,结果总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面对孩子的逆反心里,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其实是因为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特别强,而且有些盲目自信,他们有着很强的成人感,希望跟大人平等,渴望被理解被尊重,当孩子的心理需求跟大人的教养方式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我们所说的“叛逆”。
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
如果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叛逆期的孩子,“破茧成蝶”很合适不过了。叛逆期的孩子如同毛毛虫,而父母或是老师的限制就像是虫茧一样,他们就会尝试各种办法,跃跃欲试的想要挣脱周围的束缚,成长为美丽的蝴蝶。
这时候的孩子在挣脱束缚的同时也在处处碰壁,然后就会产生叛逆的举动,迫不及待的想要证明自己,展示自己。
而家长要做的,不是指责他们,而是要让自己静下心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叛逆背后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原因束缚了他们,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切记不要太民主
很多家长似乎很民主,凡事都与孩子用商量的口气,我们去吃饭好不好?我们一起刷牙好不好?孩子这种情况下大都会回答“不好!”,接着你又会开始发脾气或者讲道理,那孩子会更听不进去。
2、家长过分纵容
在很多家庭中,孩子的地位往往是很高的,抛开基本礼仪,孩子在家中往往有着特权。而父母长期的纵容和宠溺会使孩子开始变得任性,在进入小学时候,孩子还容易萌生攀比心理。
这种时候家长要想对孩子进行管教,那就相对困难了。 作为家长,要学会提前预防出现这种问题,在小时候就不能一味放纵孩子和惯着孩子,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这类情况发生。
如果孩子已经变得娇蛮任性,家长要学会采取冷处理加事后沟通的方式予以应对。孩子虽小,但是这个年龄段已经开始有了个性和脾气,如果前期的纵容导致了孩子的叛逆,那么家长要慎用“棍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