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孩子的妈妈,深切感觉做为父母的责任重大,如何培养出一个拥有健康体魄、幸福快乐、健全人格的孩子是项任重道远的事情。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0-6岁前给予足够陪伴和安全感
孩子在母亲的子宫里住了10个月,此时已经习惯了母亲的心跳、呼吸频率温度、味道等,从降生的那一刻起,他(她)会脱离这个他熟悉的环境,所以为什么婴儿哭的时候,母亲的环抱能让他具有安全感从而让他停止哭闹从而安静下来。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在外地工作,从而把孩子交给老人来带,虽然爷爷奶奶的爱一点都不会比父母给的爱少,但是永远无法取代父母的爱,根据调查从小没有在父母亲身边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自卑和叛逆的负面情绪,自信的根基源自于足够的安全感。
第二: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多说:你真棒
比如让4岁的孩子自己穿衣服,不要说:你现在自己穿上衣服,下午就给你买雪糕。而只需说:我想你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穿上它了。在这样的提示下,他努力穿好了,就会感到自己确实已长大了,就会在此后每天的努力中巩固这种感觉,从而自信心大增。
有很多家长内心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所以在有形无形中仍至于在言语中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家的孩子进行对比,每个孩子都有其优势及特点,不要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孩子短处相比,除了能打击自己孩子的自信心外别无做用,不让要自己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里。
成人的评价对孩子产生自信心理至关重要。幼儿时期,成人对孩子信任、尊重,承认,经常对他说:你真棒,孩子就会看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认为自己真的很棒。
反之,经常受到成人的否定、轻视、怀疑,经常听到:你真笨、你不行、你不会的评价,孩子也会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自卑感。因此,成人必须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多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不为孩子的短处而遗憾。要以正面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盲目的拿自己的孩子同别的孩子比较,而是多拿孩子的过去与现在比较,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进步了,从而产生相应的自信心理。
尤其是特别要给予发展慢的孩子以更多的关怀和鼓励,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使这些孩子逐渐树立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在母亲大学培训课上老师还分享了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家庭关系增强自信,在自己的家里面设置一个优势墙,将家人的进步写下来贴到墙上展示出来,这其中包括爸爸妈妈以及孩子的,这样孩子不仅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也明白了原来大人也有是缺点的,同样需要进步,可以增强自信,促进亲子关系和谐。
第三,创造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孩子自信心
说得通俗点就是:做事,做适合孩子年纪的事情,而不是包办一切,给他一些他一定能完成的任务,比如摆碗、盛饭、给爷爷拿眼镜、到信箱拿报纸等,他做到了就表扬。有时也帮他做一些比较困难的事,如洗手绢、擦皮鞋、整理玩具上架等,会做了更要大为表扬,树立她的自信心。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要让他自己穿脱衣服,锻炼独立性。需知自信心和独立性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是抽象的。
因此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到孩子的缺点和优点,正确把握,创设良好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去尝试和发现,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并在孩子取得成绩时,及时表扬,充分肯定进步,才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第四:用鼓励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鼓励是培养孩子重要的一个方面,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鼓励,就好象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没有鼓励孩子不能健康成长。但我们往往轻视对孩子的鼓励,往往忘记鼓励。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孩子需要的就是教育,不断地教育,而教育更多的就是灌输和训导。当孩子试着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时,我们应避免用语言、用行动向他证明他的失败。我们应该把事和人分开,做一件事失败了并不意味这个孩子无能,只不过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
一旦技巧掌握,他就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我们采取指责的态度,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这个时候就不象掌握技巧那样简单了。孩子可能永远做不成这件事情。
对成人而言,我们自己首先不能泄气或失去信心。想要鼓励孩子,重要的两条是:,不要讽刺他,使他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第二,不要过分地赞扬他,以免产生骄傲情绪。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必须时刻顾及到这一点:不要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同时,我们应该知道,如何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第五:让孩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
现在流行一段话,成功是成功之母,一个人如果经历了多次失败,容易让这个人丧失信心,容易产生自卑、畏惧等心理,如果一个人经历了很多失败依然不屈不挠非常努力,他后获得了成功是因为他本身性格的坚强,并非是因为之前的失败造就了后面的成功。
所以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老师、家长应根据孩子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
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另外,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关心。如对胆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家里或班级上担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大胆自信。创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像人类赖以生存的阳光、空气那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
第六:不要过度保护,解开束缚,发挥孩子的天性
在现场分享了一个案例,一个孩子,在4岁前从没有吃过冰淇淋,幼儿园有一节课上讲冰淇淋的味道,有的孩子说是草莓味的、香橙味的、巧克力味的,当问到这个孩子时,他说老师我不知道冰淇淋是什么味道,因为冰淇淋太冰吃了对身体不好,所以从来没有吃过冰淇淋,在12岁时还要跟父母睡,晚上起床还要父母陪着才敢下床去尿尿,还经常搞恶作剧,打电话告诉妈妈校长让她去学校扫厕所,他妈妈拿着扫把就去了,结果到了学校,校长说没有这回事啊!
您原来还是我的领导怎么会让你来扫厕所了?究起原因是该母亲在39岁时才生的个孩子,一家人宝贝的不行,在三岁前都是抱在怀里睡觉的,原因是因为孩子一放下就会哭等等。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有很多这样的时候,在现实生活中你的这不让那不让,当有一天他发现所有人都会做这样一件简单事情的时候,您的孩子会憎恨给了他如此多的束缚的人--------剪了孩子的翅膀,还怪孩子不会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