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在小的时候都有过尿床的经历,很多家长也觉得等孩子大了就不会了。然而,有些孩子长大到一定岁数了还会有尿床的情况出现,这就难免会让家长担忧,是不是孩子患上了什么疾病导致的。
导致小孩尿床的7大原因
1、个别原因
每天让小儿按时睡眠,睡前不宜过于逗弄,不宜做剧烈活动或太兴奋的游戏,不宜看刺激性影视片,以免大脑过度兴奋,促发夜里尿床。
2、尿路感染
当小孩出现尿路感染是,会引起尿频、尿急情况出现,若此时小孩在睡觉来不及排尿就会引起尿床。
3、建立夜里排尿的反射
治疗初期,父母要查出孩子在夜里容易发生尿床的时间,并提前半小时用闹钟唤醒小儿起床排尿,使唤醒的铃声秘膀胱的充盈刺激同时出现。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条件反射就会建立起来,夜里小儿能够被膀胱的充盈刺激唤醒,自行控制排尿。需要提醒的是,唤醒小儿起来撒尿一定要让其醒透,在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净,否则在昏睡中不容易建立起排尿条件反射。
4、神经系统发育疾病
比如小孩神经系统脊髓出问题,或者某些脊髓的手术以后出现大小便失禁,也会引起尿床。
5、遗传性
一方家长有遗尿症,其孩子大概有30%-40%几率可能会出现尿床;若父母双方小时候都有尿床,那么他们的小孩有70%几率可能会尿床。
6、白天别让小儿太疲劳
起居生活要规律,白天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能睡个午觉,以免过于疲劳夜里睡得太沉,有尿时不容易醒来,也不容易被父母唤醒。
7、从饮食方面进行调整
每天下午4点后让小儿少喝水,晚饭避免吃流质或喝很多汤,餐后水果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份丰富的水果,临睡前不宜喝奶,以减少膀胱的贮尿量。
如果孩子超过3岁后仍频频尿床,除生活上予以纠正外,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中西药物及针灸等方法治疗。